坚持把创办苏陕扶贫村镇工厂作为群众就业、增收脱贫的重要平台,按照“资金支持、建厂增岗、自主招商、就业培训、政策扶持”的思路,利用苏陕扶贫资金,采取“1+18”的模式大力培育和发展苏陕就业扶贫“村镇工厂”,即在县城建苏陕工业园区1个,面积5万㎡;在全县8个镇移民搬迁点建设苏陕扶贫村镇工厂18个,面积2万㎡,帮助农村贫困人口就近就业,在家门口增收。目前,全县已完成苏陕村镇工厂基础建设13个,投入运营的7个,正在招商的6个,其中4个基本已经敲定;已运营的苏陕村镇工厂安置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213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17人。
一、筹集资金明思路。按照“政府专款+村级自筹”的模式,筹集各类资金1860万元(其中苏陕协作资金830万元,村级经济合作组织自筹360万元,移民搬迁后续基础设施资金670万元),用于村镇工厂厂房及水、电、路、厕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效破解了社区工厂建设资金难题。社区工厂建成后,厂房所有权归村经济合作组织,其采取租赁的形式将厂房招租给企业,企业可直接进厂入驻生产。
二、整合力量保进度。按照“统一设计、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思路,由县人社局牵头,制定项目作战图,县发改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财政局、电力局等部门协助各镇解决项目用地、土地建设规划等问题,及时完成厂房勘察设计、地上附着物补偿以及项目建设招投标等前期工作,为项目建设顺利开展保驾护航。同时,将18个社区工厂项目建设任务细化落实到各镇,由各镇指定项目建设负责人,明确建设任务时限,全速推进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按既定的时间建成投用。
三、“两业”融合抓招商。联络组抓住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绝好时机,结合陇县全域旅游、企业转型升级等重点工作,紧盯电子组装、服装加工等技术含量低、无污染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主动赴江苏开展有针对性的外出招商活动。同时,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落实创业贷款、社区工厂建设等相关优惠政策,动员本县有技术的返乡创业人员和在本县投资兴业的江苏企业,进驻苏陕扶贫村镇工厂创办企业。
四、精准对接重培训。以建成的社区工厂为切入点,以岗前培训为重点,以培训后直接就业为目的,紧盯有就业创业愿望、有培训需求、农村未就业贫困劳动力和“双返生”等群体,按照“定岗位、定学员、定订单、定机构、定成效”的五步法培训模式,大力开展劳动力岗前就业技能培训,初步实现了“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的,解决了培训“两张皮”问题。2019年针对社区工厂培训劳动力170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46人。
五、提升服务促就业。对已运行的社区工厂,由人社局专人负责,开展“一对一”帮扶工作,协助企业办理前期相关手续,完善相关资料,严格申报审核,完成社区工厂认定工作。按省市就业扶贫相关政策要求,及时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就业技能培训、社区工厂建设等优惠政策,让企业享受到优质的服务和政策带来的“红利”,帮助企业尽快开工投产,带动更多贫困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零距离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