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南通市对口帮扶汉中市工作组共有来陕帮扶干部23人,其中党员22人。近年来,在通汉两地党委政府和组织部门的领导下,坚持以党建引领对口帮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17年以来,累计投入财政帮扶资金近13亿元,组织实施了900余个苏陕协作项目,覆盖贫困人口1.5万人,助力汉中市贫困县区于2020年2月全部脱贫摘帽。6月5日,央视《朝闻天下》播出了通汉工作组“发挥党建带动作用,助力产业脱贫”的相关做法。
一、注重发挥党支部组织引领作用。工作组在对口帮扶工作初期就同步成立了党支部,切实按照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发挥党组织先锋模范作用的要求,坚持以党的建设统揽对口帮扶各项工作,以党建促援建,以党建助脱贫,积极发挥党组织统筹引领的作用,坚持党建与帮扶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坚持工作例会与支部会议相结合,保证党建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同时将“三支”人员中的党员,全部纳入党组织管理,组织他们更好发挥技能,服务基层。截止目前,对口帮扶的十个县区均已成立党小组。今年以来,采取“月月看、家家到”的方式按月在对口帮扶的各县区轮流举办月度工作讲评会,通过看项目、谈体会、议思路,既让大家相互取长补短、推进各项工作,又有效地把干部队伍凝聚在一起,增进交流、增加友谊。党支部还主动与贫困村进行结对共建,通过党组织共建的方式帮助贫困村一起想致富门路、解群众难处。
二、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市工作组同志积极发挥党员示范作用,对照脱贫攻坚六大项二十一小项指标,重点围绕“产业协作”、“人才交流”、“劳务协作”、“携手奔小康”、“消费扶贫”等方面,对标对表,逐项完成考核任务。同时,工作组党员同志主动认领贫困户,人均达3户,努力在帮扶一线锤炼党性,为汉中全部县(区)脱贫摘帽贡献了力量。工作组在勉县发改局挂职党员盛华同志,在2年挂职任务结束时,主动申请留任,继续奋战在脱贫一线,为决战决胜贡献力量,今年获得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动员“三支”人员党员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深入到贫困群众中,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对口南郑人民医院医生杨晓清,在发挥自身业务特长的同时积极发挥党员示范引领、模范带头作用,开展“传帮带”等一系列活动,带动了汉中妇科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被汉中卫生系统列为“学习楷模”。引导党员企业家助力扶贫,激发企业担当,发挥企业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持续创新产业扶贫模式,让群众在产业链上增收致富。2017年12月,南通籍党员企业家孙文荣来汉中投资成立勉县中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从建设第1个小龙虾养殖基地至今,已累计带动当地贫困群众40余人就业,临时用工近700人次,总计发放工资近30万元。该公司持续以苏陕扶贫专项资金入股基地,按年分红,推动“支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切实将党的组织嵌入到产业扶贫之中,实现了“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2019年年底,村集体拿到分红7.2万元。
三、注重发挥党建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推动产业帮扶由“输血”到“造血”、由“治标”向“治本”转变,同时积极组织协调东部企业向西部转移,截止目前,累计已有近60个江苏企业来汉投资,涵盖了轻工纺织、新材料、电子科技、绿色食药、旅游文化、城市建设、商贸物流等多个行业领域,总投资近100亿元;建立苏陕扶贫车间39个,累计带动贫困劳动力2450人,其中贫困人口293人。在携手奔小康方面,通过党建带动,组织南通各级各类党政机关、社会组织、企业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目前已有南通64个镇、154个村、97个东部企业与西部地区的65个镇、155个村和61个企业帮扶村进行结对帮扶;109所学校、24家医院与汉中116所学校、20家医院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结对数居全省前列。在消费扶贫方面,充分发挥党建带动优势,动员党政机关、国有企业、社会组织,主动帮助西部地区推广和销售农副产品,截止目前累计落实消费扶贫资金3000多万元,通过消费扶贫带动贫困人口40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