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金坛发挥农技优势助力石泉产业提升
来源: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0-11-03

      一、结合石泉熨斗白菜、蚕桑、羊肚菌等特色产业,加大农技帮扶力度。安康市石泉县熨斗白菜栽培历史悠久,种植规模初现,但产业化发展程度还不高。为促进熨斗白菜标准化生产,自2018年10月起,常州市金坛区驻石泉县联络组开启熨斗白菜“认证之路”,制定了《熨斗白菜生产技术规程》。通过共同努力,协助沙湾村连续两年通过熨斗白菜农业规范(GAP)认证,为产品远销西安、江苏、上海等地打通了最后一公里。蚕桑产业是石泉的特色产业,金坛声凯科技总经理狄昌声等专家多次赴石泉开展技术培训,为养蚕大户及贫困户提供技术指导。金坛薛埠镇、朱林镇分别购买簇具赠送结对共建的后柳镇、池河镇,促进蚕业发展。金坛支农专家张洪海则致力于石泉食用菌产业提升,推广指导羊肚菌2000余亩,鲜菇亩产由2018年的100公斤,增加到今年的150公斤,实现产值3500多万元,新增效益2000多万元,带动贫困农户1000多户。同时,他还联合专家重点开展桑黄仿生研究,并分离获得了桑黄纯菌种。今年9月,桑黄已形成子实体,标志着桑黄仿生栽培取得了初步成功。

      二、积极引进金坛黄金软香米、河蟹等新品种,助力石泉调整农业结构。2019年,金坛黄金村与石泉良田村合作项目《优质水稻软米自育品种在陕西石泉扶贫中示范推广》获常州市科技项目支持。2020年,金坛石泉又有2项合作项目《“长荡湖1号”河蟹新品系生态养殖技术在陕西石泉扶贫中应用示范》、《优质稻米新品种在陕西石泉适应性种植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获常州市农业科技项目支持。项目资金计80万元。2018年,金坛黄金村支部书记带领技术人员帮助石泉良田村选定了黄金软香米种植项目,在当年成功试种黄金软香米20亩,以10倍于本地稻米的价格对外销售,并获得成功。2019年,种植规模已增至80余亩,合作项目通过流转土地和吸纳就业带动贫困户13人。2020年石泉县中池镇种植大户又主动联系黄金村引进种植了30亩。同时,金坛江南春米业与石泉六台山实业开展合作,研究江南春米业自主研发的“精株”牌软米水稻新品种(苏香粳3号)在陕南山区栽培也获得了成功。河蟹项目由江苏长荡湖农业科技产业园与石泉县旭兴元渔业合作实施,已在石泉建成河蟹养殖示范基地1个。今年5月,1万只蟹苗运抵石泉试养。10月,“长荡湖1号”河蟹试养取得初步成效,已上市销售。

      三、深化金坛石泉产业合作,促进合作共赢。黄金村软米试种成功后,黄金村帮助良田村扩建加工基地,争取到金坛区对口帮扶150万元,改扩建良田村富硒粮油专业合作社稻谷加工厂2000平方米,并筹集资金15万余元为良田村无偿赠送稻谷烘干机一台。下一步,针对石泉农业产业特点,金坛工作组将通过改进生产加工工艺、提高绿色防控技术、引进新品种、加强园艺和水产示范点建设等方法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助力石泉农业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巩固脱贫成果,促进深度合作。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