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为深入推进苏陕产业协作,更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我省探索建立了苏陕协作及产业合作重大项目协调服务机制,通过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来陕投资提供更好服务,切实推进产业转移重大项目加快落地,促进县域经济和区域经济提质增效。
——成立专门工作组。省苏陕办联合省级有关部门成立重大项目协调服务工作组,统筹全省苏陕产业协作及产业合作重大项目服务工作。全省10个设区市发展改革委联合本市相关部门及县区,分别成立市级专项工作组。省市两级工作组密切沟通衔接,强化协同配合,在政策、资金、土地、技术、人才、环保等方面,加大要素服务保障的协调力度和政策指导的精准度,做好重大项目各项服务工作。
——开展清单化管理。各市工作组根据实际情况和自身发展需要,选择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带动作用的苏陕协作或产业合作重大项目,建立了重点跟踪服务项目清单,并通过陕西省重点建设项目综合管理系统每月进行跟踪调度,及时掌握重大项目进展情况,督促相关单位落实工作任务。同时,及时发现和补充新的产业合作重大项目。
——定期组织协调会议。省市工作组与苏陕工作队(组)、陕西江苏商会协会、来陕投资企业等定期会商,对接服务企业发展诉求,听取项目进展和存在问题情况,及时研究解决方案,提出下一步工作举措,共同推动项目尽快落地运营。
——统筹各类支持举措。根据重点跟踪服务项目建设需求,加强谋划指导,进一步整合省级专项资金支持力度,提升中央预算内、东西部协作和省内专项等各类资金支持重大项目的精准度和实际效果。在省市工作组的积极推进下,宝鸡市引进的淮海控股集团在眉县投资的50万辆新能源微车项目、铜川市引进的江苏苏美达集团在耀州区投资的年产300万只轻量化铝轮毂项目、榆林市引进的江苏万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馥馨特精细化工项目等均已签约并落地实施,这些项目对于完善我省汽车及能源化工产业链将起到重要作用。同时,省苏陕办已通过各类资金对太周创新产业园基础建设、勉县双创产业园建设、自嗨锅菜肴西北生产基地等重点跟踪服务项目给予了支持,推动项目加快建设进度。
——积极拓展协作区域。打破现有结对市县限制,在江苏全省范围内加大招引产业合作力度,在陕西全省范围内承接江苏产业转移,促进两省产业共同发展。不断加大两省县域产业合作力度,充分借鉴江苏县域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聚焦首位产业发展,加强对县域发展有较大影响或对产业链条延伸具有重要作用的产业项目培育和引进力度,助推县域产业转型升级,县域经济提质增效。
目前,重大项目协调服务机制已取得积极成效,跟踪服务项目共29个,涉及24个县(区),涵盖汽车零部件、光伏组件、能源化工、新材料等产业,总投资达264亿元,其中27个重大项目已落地实施,实际投资42.64亿元。下一步,我省将继续发挥好苏陕协作及产业合作重大项目协调服务机制,努力招引产业链的关键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落地,助力延伸区域产业链条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