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柞水县抢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小木耳,大产业”这一重大机遇,组织柞水县有关部门,通过抓政策、扩生产、强品牌、优服务、促流通等“五链融合”,全力推进柞水农特产品扩大生产销售,助力柞水农民致富增收,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是紧抓“政策链”,推动商货入宁。柞水县联络组抢抓政策机遇,协调高淳区用好用足江苏省、南京市两级总工会关于《实施消费帮扶、支持对口支援地区两年行动计划》的具体政策措施,积极对接并推动南京市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各市辖区的工会系统按照职工每年人均不超过500元的标准,优先采购柞水木耳等农特产品。作为柞水县木耳销售领导小组组长,柞水县联络组组长、柞水县委常委副县长魏巍承担了全县木耳销售的重任,他带领相关部门企业,主动赴南京上门对接,做好“推销员”,帮助柞水县拓宽销路,为“商货入宁”奠定基础。
二是健全“生产链”,提升供给水平。开展消费帮扶,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能力是关键。柞水县联络组始终聚焦柞水木耳等农特产品的研发、种植、精深加工、信息服务等全产业链发展,紧盯上下游,持续发力,累计投入9660万元苏陕协作资金助力打造柞水木耳产业集群。2022年,投入苏陕协作资金803万元,实施消费帮扶综合提升项目,支持10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提档升级,改造农产品标准生产车间及仓储库房共计2000多平方米、修复木耳基地大棚排水渠5000米、建设4条木耳加工线和包装线,修复提升改造木耳大棚52个,购置加工设备数套等。
三是强化“品牌链”,打造金字招牌。柞水县联络组帮助当地创新制定柞水木耳产品和技术规程“两个标准”,打造公共品牌和企业品牌融合共生的“母子品牌”,柞水木耳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竞争力不断提高。推动杭州巴士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与柞水县供销社签订2022年柞水农产品宣传(公益帮扶)协议,为柞水县无偿提供价值1043万元的地铁广告媒体资源,在南京地铁4号线开通“柞水木耳”品牌专列,在杭州1000辆巴士公交车身投放广告。充分调动各类社会资源向木耳产业聚集,放大品牌效应。
四是配置“服务链”,绘浓暖心底色。柞水县联络组积极开展“我为企业解难题”专项行动,深入调研了解木耳等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实际需求,研究打通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堵点和难点,努力当好“店小二”,为企业提供全天候、全方位、零距离服务。在了解到今年柞水县8镇22村种植的6000余亩玄参、五味子、葛根等中药材产量很好但找不到销路时,柞水县联络组立即联系南京相关制药企业,帮助销售中药材300余吨,带动全县200余户中药材种植大户和32个中药材种植企业(合作社)、3000余户药农增收。
五是构建“流通链”,打通销售渠道。线上和线下双向发力、双管齐下,力促柞水木耳等农特产品进军江苏、赢得客户。2022年,在柞水县联络组的协助下,柞水企业在西安、南京等地新开“柞水木耳”专营店13家,并推动柞水木耳等农产品入驻江苏省总工会消费帮扶展馆、进驻“鲜丰汇”等江苏消费帮扶平台。同时,大力发展柞水县农村电商和农产品物流平台,引进淘宝、京东、苏宁等电商企业,建设一批网货直播基地、直播间,积极对接江苏融媒体平台,创建“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基地+贫困户+电商”的合作产销模式。全年帮助柞水木耳等农特产品销往长三角地区金额累计4000余万元,再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