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商洛洛南县:“科技赋能”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
来源:区域处 发布时间:2023-10-27

洛南借助江宁区农业产业科技力量,通过“科技赋能”推动洛南特色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增添新活力。目前,洛南成功实现“南瓜北移”、“南稻北种”、草莓跨地繁育等有益尝试,将江宁科技力量汇聚成加快洛南群众增收致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一是汇聚科技力量,积极探索尝试。通过科学培育、探索改良,有效发挥江宁区农业科技成果,实现南京优质品种在洛南土壤条件下的成果转换,助推洛南特色产业发展。先后邀请南京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江宁区农业农村局等机构的20余名农业技术专家,深入洛南调查研究,针对洛南气候及土壤特点,综合分析研判,探索引进横溪小西瓜、南方粳稻等新品种,尝试开展草莓跨地繁育等新技术运用。特别是今年以来,根据洛南县“旱改水”产业发展实际,充分发挥江宁区科技力量,优化水稻品种,精心选育繁育,先后引进了明香粳813和徐稻119粳稻等新品种进行试种,聘请农业专家对水稻日常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过程进行跟踪指导,最终取得成功并喜获丰收,亩产达600公斤,打破了地处秦岭深处的商洛全市多年不种水稻的历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政协报、中国青年报以及中央政府网站、新华社客户端等175家媒体相继进行报道。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将有效促进秦岭深山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巩固粮食生产及安全,后期将通过大面积推广种植,持续助力农民增产增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培育推广。为了真正把洛南瓜果蔬菜培育成特色产业,推向大市场,让更多群众投身产业,享受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洛南县在横溪小西瓜试种成功的基础上,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种植规模,有效提升产品品质和推广培育精准度。目前,已累计投入苏陕协作资金620万元,横溪小西瓜的种植规模由起初50亩扩大至600亩,成功将江宁横溪小西瓜推向市场,以其味甜、皮薄、酥脆等特点赢得消费者青睐,示范带动作用明显。作为项目推广基地的古城镇中联村品尝到苏陕结缘的甜蜜硕果后,着力打造建设洛南宁农瓜果蔬菜产业示范园,新建大棚240个,并配套建设育苗温室大棚、移动冷库等设施。项目建成后,预计实现产值超过2000万元。通过这种示范引领作用,加速新品种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开发,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所带来的实惠,“以点带面”带动更多群众通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来实现增收致富。

三是借助科技赋能,实现协作共赢。以洛南县陕南优质农特产品基地建设为契机,有效发挥农业科技优势,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实现对口协作两地共享共赢。创新培育的草莓跨地种苗繁育新技术,利用洛南夏季凉爽润的气候优势,有效避开南京7—8月份高温天气,在洛南凉爽环境下完成花芽分化,9月初移植回南京栽植,实现草莓11月份提前挂果上市,助力南京莓农抢占“头茬”市场。今年,新一批江宁草莓种苗在洛南继续跨地繁育,目前各项监测数据稳定良好,这将为下一步在洛南建立草莓选育繁育基地打下坚实基础,从而实现协作两地在特色农业协作上互惠互利、共享双赢。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