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亩碧根果落户陕西秦巴山十多个县区,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秦巴山区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近日,陕西安康市有关领导专程赶到江苏,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80岁高龄的赵亚夫汇报安康市种植碧根果、以碧根果产业振兴乡村的落实情况。
多年来,江苏常州一直是陕西安康的“苏陕协作”结对市。赵亚夫原为镇江市农科所原所长、党委书记,也是知名的农技专家。其获得了“全国优秀领导干部”“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全国最美奋斗者”“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等多项荣誉称号。此外,赵亚夫将亲临安康地区,指导如何通过碧根果产业振兴乡村,进一步将“把成绩写在大地上”的承诺落实到秦巴山区、汉江流域。
图为安康市干部在常州新北区种植园向赵亚夫(左4)汇报工作时合影(倪筱荣 摄)
据了解,从常州引进碧根果(薄壳山核桃)产业及其技术,以逐步替换部分经济价值不高的果林,是安康市领导和常州市派驻安康市的挂职干部审慎调研、反复论证后确定的思路。何雅萍是赵亚夫的学生,拟任江苏农科院亚夫科技服务站驻陕西安康特派员。她曾递交了7000字的安康地区碧根果种植适应性调研报告。在政府的监督和指导下,何雅萍首先与安康当地企业联合,从2019年开始,在岚皋县建设了500亩的碧根果种植示范园,分别种植了小苗、中树、大树三种规格的碧根果,而今三种规格的树都已先后结果。在这过程中,又在白河县、镇坪县、紫阳县、汉阴县、汉滨区等10个县区种植,目前栽种面积已达万亩。
碧根果(薄壳山核桃)原产美国和墨西哥,引进中国后其结果状况一直不理想。1996年,时任镇江市农科所所长的赵亚夫主持了一项省级科研项目,期间,世界知名植物学家和园艺学家贺善安从美国带回了一批碧根果树苗,让赵亚夫在综合开发试验田里进行适应性试种。2005年,何雅萍接力在常州的500亩试验基地内继续试种,并铭记赵老师忠告:“在试种成功和技术成熟前,一棵苗都不要出售!”而今,何雅萍已经完成了国家级、省级、市级等13项薄壳山核桃研究推广项目,持续18年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从选种、育苗、嫁接、品种配置、剪枝、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环节的系列技术成果,获得了11项专利。尤其是将薄壳山核桃原本每年3-4天的授粉期,延长至20天以上,攻克了薄壳山核桃本土化的关键性技术,何雅萍也成为全国首批林草乡土专家,技术服务的足迹遍及全国13个省市。
图为何雅萍(左4)在岚皋碧根果种植园进行技术指导(倪筱荣 摄)
碧根果不仅是营养价值高于普通核桃的高档坚果,还是高档的木本油料,生命周期400年至500年,盛果期100年,种植7至8年后,每亩产值将达到7000元至8000元,10年之后,每亩产值万元,还将带动肥料供应、产品深加工等相关产业。何雅萍牢记赵亚夫嘱托,按照安康市有关领导的要求,每年都到安康秦巴山区进行现场培训、指导三到四次,让种植户无后顾之忧,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产业发展。(记者 张娟 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