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上午,陕西省山阳县中医院内,一群年龄均在二十岁左右的青年正在统一接受体检。
这些精神抖擞、朝气蓬勃的青年来自哪里?他们是南京公安系统“山阳辅警”的应聘者,大多是大学毕业生、务工人员、退伍军人。
近年来,山阳县紧抓东西部协作机遇,充分借力苏陕协作宁商协作契机,按照“优势互补、互恵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思路,与对口帮扶山阳县的南京市六合区不断深化劳务协作,倾力打造“山阳辅警”劳务品牌,通过提升劳动力职业技能和就业质量,让秦岭腹地的数百名年轻人实现在南京“跨省就业”。
招聘当天,山阳县宽坪镇的吴远清是第二次送儿子应聘。他的大儿子2021年7月经过“山阳辅警”劳务培训被送去南京当辅警,他如今又把小儿子也送来参加招聘。
参加招聘的管远蒙一直在外打工,但他心中有个当警察的梦想。得知南京在山阳招辅警,他兴冲冲地前来报名,并顺利入围。“能去南京做辅警,我很开心。”管远蒙说。
27岁的退伍军人冯正开提前一天带着行李,从户家塬镇赶到山阳县县城。“都说军警一家亲,部队出身的我特别向往警察这个职业。”得知自己顺利通过,冯正开开心地说。
陕西省山阳县位于秦岭腹地,基础产业薄弱,为农业大县和劳务输出大县,劳务收入是当地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2021年以来,在《苏陕“十四五”协作框架协议》框架下,两地深挖岗位潜力、拓宽就业渠道、打通供需连接,精准对接山阳县农村劳动力资源,促成山阳县持续向南京公安局定向输出辅警,打响“山阳辅警”这一人力资源品牌。目前已有447名山阳籍优秀青年扎根南京公安事业。这些辅警年收入约7.5万元——“山阳籍辅警圆梦南京警营”传为苏陕协作佳话。
“南京辅警这个工作岗位,为山阳年轻人能出去、能就业,起到积极引导作用。这两年,我们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青年人南下就业,还经常有组织地对南京辅警人员做回访调查,了解大家的实际困难和需求,解决年轻人的后顾之忧,保障他们在南京安心工作。”山阳县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冯文军介绍说。
应聘人员接受面试
5月结束的“山阳辅警”辅警招聘中,进行现场报名、政审、体检、体能测试、面试、录用六个环节后,42人被聘用。通过“点对点”输送,他们将入职南京公安系统留置看护、巡防处突、路面交通执勤、交通铁骑等辅警岗。
与此同时,南京市公安局为新来的辅警安排宿舍,准备洗漱用品和热腾腾的饭菜。 “这几年我们在商洛开展了多次辅警招聘,这些青年去南京后吃苦耐劳,非常优秀,有部分辅警还学习到审讯技巧、视频剪辑等技能。希望今后持续深化两地合作,将更多山阳籍优秀青年输送过来。”南京市公安局政治部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处科长张伟伟介绍说。
如今,陕西省山阳县输出南京辅警已成为宁商劳务协作的特色品牌。通过这种特色劳务输出,一批陕西山阳籍优秀青年圆梦警营,扎根南京公安事业,为今后两地进一步开展劳务协作创造良好开端。
山阳县欢送2023年赴南京市公安局工作人员
“山阳辅警”模式不仅在陕西当地受到青睐,同时也引起其它地方的学习借鉴,为东西部劳务协作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据南京六合对口帮扶山阳县联络组组长、山阳县常委副县长李舜介绍,经过宁商两地协商,“山阳辅警”还将辅警招聘范围扩大到退役军人。去年5月底举办过一次退役军人专场。活动立足退役军人这一重要人力资源优势,坚持政府与市场共扶,通过稳定就业帮扶,实现退伍军人就业创业和劳务协作的“双赢”,利于“山阳辅警”品牌的深度拓展、精准对接。
南京市公安局为每位青年配发礼品
南京市对口帮扶商洛市工作组组长、商洛市政府副秘书长蒯旭光表示,“山阳辅警”的“羊群效应”已经凸显。在“山阳辅警”品牌效果的影响带动下,商洛地区的苏陕协作先后推出“镇安月嫂”“洛南嫂子”“丹凤厨工”“柞水缝纫工”“商南技工”多个苏陕劳务品牌,劳务协作“一县一品牌”遍地开花。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