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04月08日 星期二
榆林市吴堡县多点发力 推动营商环境持续提优——营商环境突破年系列报道第238期
——营商环境突破年系列报道第238期
来源:营商办 发布时间:2024-01-19

榆林市吴堡县以开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为契机,扎实开展“项目审批提速、企业服务提质、政务服务提标、监管执法提效”四大行动,着力破解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全力打造“吴优办”政务服务品牌。2023年全县新增市场主体588家,同比增长18.1%;签约招商引资项目9个,总引资额65.36亿元。

一、精简环节,打造便捷高效的审批流程

一是减资料。大力推行“容缺+承诺制”,编制涵盖企业准入、企业经营、项目建设、项目审批和社会民生等领域告知承诺书和申请书模板,明确补齐时限,让企业群众办事“一目了然”。二是减流程。深入实施“一项目一清单”“一项目一政策”审批服务工作机制,发布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技审分离、告知承诺制、容缺审批三张清单,全面启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平台,实现“线上一网、线下一窗”办理。创新推出“首席审批服务官”服务模式,最大限度为经营主体纾困解难。三是减时限。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发布项目审批事项清单,全流程压减审批时限。土地组件时限和政府审查上报时限压缩至10个工作日内,林地初审上报时限压缩至7个工作日内。在招标公告发布至少30日前公布招标意向,常态化开展不见面开标和远程异地评标,推行全流程电子化交易。

二、多措并举,提供更有温度的企业服务

一是提升服务企业能力。扎实推进“双包一解”活动,由27个县级领导“一对一”帮扶企业,由24位县级领导包抓高质量建设项目79个,切实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全面推行用户“刷脸办电”、“一证办电”,全力为小微企业提供“三零”(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服务,全过程办电时间压缩至12个工作日内。二是实现惠企政策直达快享。设置“问题留言板”,举办“局长帮您解难题”等活动对纳税人进行“把脉问诊”,确保税收政策惠及企业。推进“政银企”高效衔接,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全力服务实体经济。截至目前,发放贷款4370万元。三是深化“证照分离”改革。优化市场准入准营环境,集成办理37个“一件事一次办”事项。以陕西政务服务网“一网通办”为依托,加快推进企业开办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实现“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网办理、一次办结”,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

三、落细落实,营造办事方便的政务环境

一是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设立“办不成事”和涉企惠民窗口,制定集成办理37个“一件事一次办”主题服务事项,实现企业群众“最多只跑一次”。持续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优化推广“吴优办”政务服务小程序,增设全程网办、一件事一次办等应用场景,高效提升服务水平。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便利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二是建立跨区域合作机制。同河南、内蒙、宁夏等9省32县(区)结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联盟,围绕44项事项设置专窗,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标准统一、远程办理、协同联办”的“跨省通办”新模式,实现“城市通”向“区域通”的转变。三是持续改进作风建设。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不定期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落实“好差评”制度,在窗口设置双面评价器,做到现场服务“一次一评”“一事一评”。

四、公平公正,实施精准有效的执法监管

一是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充分发挥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部门全覆盖,跨部门联合“双随机”监管常态化。二是规范重点领域监管。紧盯学校食堂、敬老院、药品经营、餐饮企业、超市等涉及公共安全和群众生命健康的重点领域,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机制,明确监管责任人和监管事项,确定重点监管对象,规范重点监管程序。三是强化市场监管。建立部门联动制度和劳动关系预警制度,及时化解劳动争议,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强化部门联动,建立综合监管部门和行业监管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统筹资源,统一标准,规范行为,促进公平公正执法。

下一步,榆林市吴堡县将持续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标先进找差距、学经验、补短板,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优化营商环境。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