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 我们在行动(系列报道五十三)
来源:营商办
时间:2020-10-22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为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维护市场秩序,保护企业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西安市碑林区主动探索,率先推出“一站式”多元纠纷化解机制,建立了“线下+线上”调解模式。今年前三季度,新收案件19859件,较去年同期减少收案5872件,同比下降22.8%,民商事案件案件同比下降30.4%。区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一站式多元解纷和一站式诉讼服务先进单位,获得企业、群众点赞。

  一是多元解纷,实现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碑林区立足审判实际,结合辖区商贸业云集、法律服务需求量大的特点,以“枫桥经验”“小事不出村”为指导,以“小事不进法院门,握手言和促营商”为目标,以“源头预防为先,非诉机制挺前,法院裁判终局”为核心,建立了“诉前延伸、调中指导、调后赋权”的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机制。诉前延伸,将调解充分向诉前延伸,积极探索在商会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形成了“商会自身纵向调解+商会之间横向调解”的“网格化”机制。目前已建立律师调解、行业调解、商会调解、仲裁调解、工会调解共计14家特邀调解组织,184名特邀调解员。调中指导,以国家审判机关的权威身份作为第三方参与指导调解,帮助商会会员解决矛盾纠纷。调后赋权,通过司法确认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

  二是制度指引,实现案件处理有序化。碑林区高度重视从制度上保障诉前纠纷有效化解,制定了“优化司法确认”及“电子诉讼规则”等一系列标准化、流程化规范制度,编撰形成《诉讼服务中心制度汇编》,对构建多元解纷体系、建立诉调对接机制、优化司法确认程序等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进一步从制度上挖掘潜力、提升效能、激发活力,发挥制度指引作用,有效整合了人民调解、律师调解、行业调解等各类社会力量,“分调裁审”+“多元解纷”,为人民群众提供多元、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渠道,确保最大限度的将矛盾化解在诉前,从而促进案件更加高效快速办结。

  三是智慧升级,实现调解网络智能化。积极推行“一站式”多元纠纷化解机制,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全方位、立体网格化的诉前调解区,创建“线下+线上”调解新模式,推动“互联网+矛盾化解”,完善“互联网+特邀调解”工作流程,实现“远程调解+在线司法确认”。前三季度,民商事纠纷在线委派调解突破10000件,原告、被告、第三人、证人、调解员、法官通过“隔空对话”,民商事案件通过网络实现定纷止争:调解中劳动者通过微信“云收款”、远在香港的证人通过网络“云作证”、正在野外施工的被告坐在车辆驾驶室里“云调解”。减少了群众诉讼费支出,减轻了群众诉累负担,节约了司法资源成本,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