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持续深化城市社区“15分钟政务服务圈”建设,着力打造“民有所呼、我有所行”服务品牌,实现企业群众“方便办”“就近办”“智能办”“优化办”“舒心办”,着力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以市级统筹为引领,实现“方便办”。先后出台《西安市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政务服务圈”实施方案》《西安市关于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的实施意见》,推出《西安市公民个人办事清单》,按照公民全生命周期7个人生阶段,梳理出14个专题200个事项。目前全市已提升改造448个便民服务中心,新建25个政务服务驿站,在31个镇街、34个社区(园区)先行试点,培育154个“15分钟政务服务圈”建设示范点,实现让企业群众办事更便捷。
以事项下沉为依托,实现“就近办”。整合利用现有各类基层服务场所,推动公民个人事项向镇街、社区下沉,指导各区县、开发区采取窗口前移、委托受理、远程审批等方式,将卫健、民政、便民服务等104个事项下沉办理,实现15分钟“就近办”。截至目前,70%的公民个人办事事项实现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如,新城区、雁塔区、未央区等区县通过授权委托、派员进驻等形式,将公民个人事项下沉至街道或社区便民服务站办理,将13个企业开办事项下沉到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办理,实现群众身边事身边办。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实现“智能办”。推进西安政务服务网向镇街、社区延伸,打通远程审批通道。开发“i西安”政务服务APP,集成日常缴费203项办事功能,实现“掌上办”“指尖办”。绘制全市“15分钟政务服务圈”电子地图,提供708个办事信息查询,便于群众就近搜索办事地点。在全市各级政务大厅及企业、居民密集区投放工商、税务、社保等自助设备800余台。设置“24小时自助信包箱”,形成24小时全天候自助办的新模式。运用人脸识别“微警认证”系统,探索“现场+远程”身份信息有效识别,实现企业群众“免证办”。
以资源共享为抓手,实现“优化办”。将市民常办的交管业务委托70个邮政网点受理,极大优化办理方式;与部分银行合作,目前全市已有240个银行网点可办理公积金业务。在企业聚集区新建的政务服务驿站,实行工商、税务、城管、卫生等10余个部门联合办公,提供多项政务服务,企业群众可近就办理业务。如,国际港务区通过与中国邮政速递易等平台数据对接,将政务服务延伸至全市住宅小区的1354个服务点,实现“全城通港”。
以体系建设为保障,实现“舒心办”。建立市、区县(开发区)、镇街三级代办服务体系,组建代办员队伍,累计为企业群众提供帮办代办服务30余万次。市区联动代办服务重点项目383个,涉及审批事项576个,审批效率提高48%。对特殊群众提供“上门服务”,对身处异地群众提供“帮办服务”,积极打通为企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比如,在国际港务区上线“政务服务帮办代办”平台,为企业群众提供前期咨询和事项代办服务,避免企业群众“多次跑”“折返跑”。
政府部门网站
省级部门网站
各省(市)发展改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