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去年以来,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促进各地相互学习借鉴、复制推广优化营商环境先进做法,持续推动我省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按照委领导要求,省营商办在委官方网站、微信平台开展了“优化营商环境·我们在行动”系列报道,对省级部门及各市区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做法予以宣传报道。全年共连续刊载67期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其中,政务服务类占比最高,发布20期如西安市“一件事一次办”、灞桥区“交房即交证”等利企便民举措,助企纾困类12期,互联网+服务类10期,复工复产类6期,工改类7期,行政审批类5期,市场监管类3期,其他类4期,受到各市区、企业群众的广泛关注,取得了积极成效。2021年,省营商办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中书记“对陕西而言,复制推广就是创新”的要求,以“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开启优化营商环境新征程”为主题持续进行系列报道。本次刊发2021年第1期(总第68期)典型经验做法。
为推进“放管服”改革落实落细,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提高政务服务效能,近日,西安高新区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实施方案》,从事项管理、制度改革、创新服务、监督检查4个方面提出16条优化政务服务措施,全面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切实保证政务服务工作服出便利、服出实惠,有效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全面深化改革,政务服务效率提升。围绕企业登记、工建审批、集成办理等事项,开展制度创新改革。实行企业跨区免登记制度,市场主体在住所外设立经营场所或分支机构,可通过申请备案代替设立登记;持续推行“容缺审批”“承诺制审批”等创新成果,探索审批服务告知承诺制及小型工程项目施工图审查豁免清单制度,不断完善并联审批、联合验收、“标准地”等改革举措;深化“一件事一次办”系统集成改革,探索“一业一证”改革,推进实现“一证准营”。目前高新区已实现工建审批75日办结、竣工验收5日办结,企业开办7小时办结;累计办理容缺审批2200余件,“一件事一次办”业务1015件。
严格事项管理,政务服务规范运行。以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简政放权、事权承接为重点,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运作。通过编制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办事指南、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等,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加大简政放权工作力度,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深入开展证明事项清理工作,不断优化审批流程;做好委托下放事权承接工作,确保承接事项标准明确、流程清晰、事中事后监管措施科学、事项承接顺畅。
创新服务模式,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完善落实“跨区通办”、“智慧政务”、“综窗受理”等创新服务模式,扩大“12+5+N”基层政务覆盖面积,打破政务服务时间空间限制,实现“群众办事不出镇(街)”。 持续推进“掌上办”“秒批”“预约预审”等服务建设,完善帮办代办、上门服务、预约服务、“5+2”延时服务等,大力推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电子证照、电子印章效力认同,完善10分钟政务服务圈体系构建,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目前已实现95%以上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累计完成网办事项约30万件;与9个区县实现跨区通办,累计办理跨区通办事项1443项;建成6个镇(街)便民服务中心、5个服务站、2个便民服务点。
完善监督机制,政务服务持续优化。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通过强化政务服务“好差评”结果应用、加大行政审批电子审查力度、遴选审批服务“改革体验官”,充分了解倾听民意,提高为民服务的水平。 构建“好差评”闭环工作流程,建立实名差评回访整改机制,对评价结果连续排名靠后的单位和工作人员责令限期整改;加大行政审批在受理、办理、时限、廉政风险等方面的电子监察力度;邀请“改革体验官”对政务服务工作进行体验监督,提出意见建议,促进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目前高新区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已实现12个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全面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