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区域通办”是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强政务服务交流与合作,推动区域之间经济循环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去年来,西安市雁塔区深入落实中省市关于“跨区域通办”的工作部署,积极组织、主动对接省内外各区县和开发区,进一步理顺工作体制机制,大力推进跨区域通办,让异地办事更便捷。
一、基本情况
西安市雁塔区聚焦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多地跑”“折返跑”的堵点问题,聚力打破地域阻隔,采取“标准统一、异地受理、内部流转、邮寄送达”的模式,全面推进省外、市外、区外业务协同,形成以受理窗口、自主服务终端、异地代收代办为支撑的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跨区域通办”合作机制。先后实现陕冀川渝4省6城事项通办,颁发全省首张现场制发跨省通办营业执照;与宝鸡金台区、延安宝塔区等5市6区交流合作,通办事项累计达到269项;牵头组织与长安、曲江、高新、航天、浐灞等区县实现政务服务城南片区通办,惠及2600平方公里75万市场主体。
二、主要做法
一是建立通办机制,构建办事“朋友圈”。组建“跨区域通办”工作专班,针对企业和群众对政务服务事项跨区通办的迫切需求,逐一赴重庆、宝鸡、延安、铜川、渭南等周边市区开展对接座谈,深入对接跨区域通办事宜。同时为保障跨区域通办工作顺利推进,建立联席会议会商机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促进政务服务深度对接、机制协同创新、深层次推进一体化政务服务创新合作。
二是创新通办方式,办事就近“跑一地”。理清通办事项清单,进一步开展流程再造,统一受理标准,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综合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灵活事项办理的方式。线下在签约区县(开发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置线下“跨区通办”专窗,采取“标准统一、异地受理、内部流转、邮寄送达”的模式,提供跨区通办服务,并设置24小时自助服务区,投放政务服务自助终端机,提供不打烊的政务服务。线上在任意一地登录业务系统,可将申报材料报送审批部门进行在线审核,办事结果实现实时推送,同时配备专业帮办团队,协助群众开展网上办理,确保业务顺利开展,实现“一地办理,多地通用”。
三是扩大通办范围,打造合作“示范区”。为进一步固化工作成效,西安市雁塔区结合前期工作经验,研究制定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进“跨区域通办”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跨区域通办”工作目标、重点任务、业务模式、服务支撑和保障措施,从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入手,同步建立清单化管理制度,结合各区域特点,在192项跨区通办事项的基础上,分别与长安区、曲江新区、高新区推出“192+N”项政务服务事项跨区通办。分别与宝鸡金台区、宝鸡渭滨区、延安宝塔区、铜川耀州区、渭南市临渭区达成政务服务“跨市通办”合作,将对商事登记、食品药品高频领域纳入通办业务范围,不断扩大“跨区域通办”的深度与广度,有效满足各类市场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异地办事需求。
三、取得成效
一是建立合作共建机制。建立定期联席会议机制,以“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共建共享”为原则,通过联席会议进一步明确跨区通办涉及事项、材料、流程、环节等内容,探讨通办模式,确定事项清单,研究业务规范,有效破解沟通协调难问题,赋能政务服务创新。
二是统一政务服务规范。按照《“跨区通办”政务服务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推进事项名称统一规范,对事项类型、事项材料、事项时限,办理流程和办事指南进行统一,为跨区、跨市、跨省通办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疏通业务办理堵点。解决了企业和群众对政务服务事项跨区通办的需求迫切,推动区域之间经济循环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雁塔区与省内外政务服务“跨区域通办”事项共计269项,办件量累计达到1405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