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碑林区紧盯“审批事项最少、收费标准最低、办事效率最高、服务水平最优”目标,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原则,努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针对一些行业仍存在办理证照“手续多、审批繁、拿证慢”导致“准入不准营”的实际问题,以药品零售行业为突破口在全省开展“一业一证”改革试点,全力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为全省行业许可制度改革作出了有益探索。
一、主要做法
1.转变审批理念,变核发多个证为只颁一个证。针对药品零售企业开业需要办理许可证较多这一核心问题,在全区推行药品零售行业“一证准营”的管理方式:即在不调整行政审批权限、不降低许可审查标准、不改变证件编号规则、不影响事后监督管理的前提下,将申请人申办的《药品经营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合并为《行业综合许可证》。同时,建立“碑林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一业一证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将原来3个单一证照二维码和1个备案信息归集为1个行业综合许可二维码,实现企业经营许可信息“一码全覆盖”。推行行业综合许可数据线上线下关联比对分析,健全数据台账,实现档案精细化、审批电子化,做到“凡事有记录、件件可追溯”,为事中事后监管提供了全面准确的监管信息,实现“审管分离”无缝衔接。
2.重塑审批模式,变多头串联为一线并联。虽然企业只拿一证即可营业,但在审批时仍需在药品经营许可、食品经营许可、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四个独立的系统,进行3次审批1次审查备案、加盖4次公章。碑林区在工作实践中,设计了变“串联审批”为“一并审批”的新模式:即企业端填报信息后,在后台端由受理部门对4个事项进行1次统一审批,并要求依照全流程审批事项中用时最短事项的时限确定、限时办结。同时,在市民中心设立“一业一证”审批服务专窗,实行“一窗受理”,提供在线咨询、在线申请、在线受理以及全程帮办代办服务。并联审批模式虽然增加了一线受理部门的工作量,但规避了多头串联审批时企业因依次审批而多次申请、重复上报信息的弊端,通过集约审批服务实现进“一扇门”、到“一个窗”、办“所有事”。
3.优化审批流程,变多次跑为跑一次。针对改革之前申请资料多项重复、要求标准不统一、企业来回跑趟的情况,进一步整合审批要件,实行“一次告知”:即将药品零售行业兼营食品(仅限食品销售经营)、医疗器械经营事项的审批条件进行标准化集成,由原来的4个单一业务告知单整合成1张行业综合许可告知单。同时,进一步简并申报材料,改变过去需提供4套不同的申请书及资料,采用1套《行业综合许可证核发申请书》,实行“一表申请”。在核查环节,针对改革前各许可事项因申办时间不同需多次进行现场核查的情况,进一步合并核查程序实行“一次核查”:即将3个许可事项均需要现场核查的,一次性安排现场核查,实现多个许可事项一次核查、整改意见一口告知、整改情况一趟复审,达到无论企业还是审批部门只跑一次的深度优化。
二、改革成效
1.审批时限大幅缩减,企业跑政府的时间减少了跑市场的时间增多了。通过“一业一证”改革,药品零售企业申请“药品零售经营许可”“食品经营许可”“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审批事项实现了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办理时限由原来的115个工作日压缩至现在的15个工作日,平均压缩87%。
2.审批事项大幅压减,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本降低了收益增加了。通过减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审批事项由4项整合为1项,压减比例75%;办理环节由累计20个环节压缩为6个环节,压减比例70%;申请材料由最多34项压缩为最多13项,压减比例62%,企业办事的行政成本明显降低。
3.审批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企业扩大投资的顾虑减少了信心增强了。试点以来,在碑林区市民中心办理“一业一证”的企业共18家,满意度达到100%。陕西广济大药房医药有限公司由于门店多、经营范围广,改革之前办理事项繁杂,投入人员时间精力多,改革后再为新店运营办理相关证照,仅用1周时间,企业对改革后的成效表示满意,不仅减少了申请材料还缩减了办理时间,效率显著提升,大大增加企业开办新店的信心,更加有效释放市场主体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