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优化营商环境新征程-系列报道第77期(总第144期)
来源:营商办
时间:2022-03-01

  西安市碑林区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将法治化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突破口和主抓手,强组织、建机制、提水平、优服务,多措并举推动全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水平,为市场主体平等竞争、蓬勃发展厚植土壤,让法治成为碑林经济发展的吸引力、竞争力。

  完善组织机构,深化法治建设。一是组建由人大机关、政府部门、政协机关、司法机关、律所协会等组成的优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共同体,统筹推进全区法治化营商环境制度建设、执法监督、司法保障、纠纷化解等工作。二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组织法治共同体成员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围绕市场主体需求,研究制定全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政策措施,先后制定印发《法治碑林建设规划(2021-2025)》《西安市碑林区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补短板、强弱项、提质效,提升法治营商环境建设水平。

  强化制度建设,规范行政行为。一是建立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和合法性审查制度,对重要工作、重大项目,由区政府全体会议或区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决定,并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咨询论证和审核把关作用。二是深入开展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示范创建活动,在市场监管系统实行“一支队伍、一个程序、一套文书、一个系统”改革,成立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碑林大队;在税务系统,成立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委员会,落实重大执法决定法治审核制度。

  深化改革创新,提升服务效能。一是建立“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实现了一站式诉讼服务、一站式多元解纷,同时建立“网格化”调解组织,在各商会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并在各商会之上再成立总的调解委员会,形成“商会自身纵向调解+各商会之间横向调解”的“网格化”调解组织。二是探索建立“线下+线上”调解模式,“线下”统筹公证、司法等各方力量,建立“公证+调解”“调解+司法”等多元调解模式;“线上”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解平台”,引进商会、律师等20余家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入驻平台开展线上全程调解,2021年,诉前调解成功案件1012件(其中司法确认193件),较去年同期诉前调解成功的案件数327件(其中司法确认8件)上升了209%。

  精准靶向发力,护航企业发展。一是建立法律服务站,为市场主体提供“家门口、一站式”高效便捷的纠纷解决途径,同时成立百名律师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服务团,为民营企业提供一对一的“法治体检”服务。二是依托大数据分析,利用电话、微信等渠道点对点向企业开展问需工作,精准把握企业需求,制定出台《碑林区关于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助企惠民补齐短板确保一季度国民经济恢复性增长的若干措施》等系列政策措施,并通过“碑林企业直通车”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传播媒介广泛宣传有关政策,切实帮助企业纾困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