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优化营商环境 “交地即交证”改革(专题报道1)
来源:营商办 发布时间:2022-05-23

  编者按:全面开展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加快推进“交地即交证”改革是加快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持续提升审批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2021年以来,榆林市、西安市、商洛市积极部署,锐意改革,先行先试,勇做全省“交地即交证”改革的领头兵,优化土地使用权首次登记和土地出让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实现交地与交证“双同步、零时差”,提高了便民利企服务水平,增强了企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帮助各市(区)互学互鉴,推动“交地即交证”改革,我们对榆林市、西安市、商洛市的经验做法进行了梳理,在系列报道的第92期、第93期、第94期进行专题报道。本期报道的是榆林市“交地即交证”改革的经验做法。

  榆林市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聚焦企业关切,优化提升服务,积极推行“交地即交证”改革,进一步加快推动了建设项目的落地实施,受到了企业群众的一致好评。

  推行多测合一。将资源规划领域建设项目审批中涉及的10多个测绘项目整合,用地审批阶段只进行一次外业测绘,测绘数据在预审选址、土地报批、规划条件确定、土地供应、产权登记等各个环节共享共用。在土地供应环节提前启动权籍调查,一次形成满足土地供应、产权登记的权籍调查成果,避免同一宗地重复测绘,有效降低用地单位成本。

  实行多审合一。建立“一科牵头、并联审查、一次上会、分别办理”的业务联审工作机制,将确定规划条件、供地方案、土地价款和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不动产登记等事项“五合一”并联审查,一次上会研究,分别办理,彻底改变原来多科室串联审查环节多、用时长的状况,极大地简化了审查环节、提高了审批质效。

  整合业务流程。推行关联事项容缺受理、压茬办理、申请材料与办理结果内部共享共用的业务办理模式。升级改造资源规划业务办理平台、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打通税务部门互通共享接口,实行全流程平台线上办理,数据信息、材料资料互通共享、实时调用,推行土地首次登记与土地价款、税费缴纳“线上一网、线下一窗”一体化服务。用地单位只需要在签署出让合同、划拨决定书时,递交一次申请、提交一套材料,税务机关同步启动价款、税费征缴,登记机构同步办理不动产登记,将交付土地环节与颁发不动产权证书环节合并,改变原来用地单位反复提交申请、重复递交材料、来回跑腿的局面,真正做到交地即交证,切实便民利企。

  在2021年全面实现不动产登记“零收费”的基础上,通过推行“交地即交证”改革,做到了土地首次登记“零材料”、用地单位“零跑腿”拿证。2022年以来,该项改革举措已在榆林市本级新供应土地中全部推广,现已实现“交地即交证”30余宗,极大提高了用地单位的便利度、获得感、幸福感,提升了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