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实现审批和监管的有机配合,安康市石泉县按照“宽进、快办、严管、便民、公开”的改革要求,创新建立“五联”审管协同机制,确保“审管分离”模式下的审批高效顺畅、监管实时到位。
信息联享,双向推送无缝隙。按照“即审即推送,即罚即告知”的原则,利用信息化手段和技术,实现审管信息共享互动。行政审批局在行政许可决定作出后,第一时间将许可决定的主要信息推送至相关监管部门;在审批过程中发现企业不符合资质要求、提供虚假材料等情况也实时推送给监管部门,为日后监管提供参考依据。监管部门在开展监管执法的过程中,将违规申办、违规经营、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等相关信息第一时间推送至行政审批局予以告知提醒,有效提升了审批部门采取撤销许可、责令整改等应急处理措施的时效性,维护了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2021年部门间共推送信息12243条,形成了审批和监管部门信息共享、相互预警、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实现了审批“加速度”、监管不缺位。
业务联学,执行标准无差异。为保证执行标准一致,按照“接受行业指导,参加行业培训,参与行业考评”的要求,建立审管部门业务联学机制,采取专家讲课共听、日常业务共学、最新政策共研的方式,审管双方定期邀请省市相关领域专家对业务人员进行政策解读及业务知识培训,对由上级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的业务培训,双方均派人参加。审管双方在接收、印发、转发有关业务文件时,均将对方纳入主送或者抄送范围,确保最新政策同时知晓、同步执行。同时,审批和监管部门开展业务股室结对活动,业务干部在工作上相互指导、在政策上相互研究、在难题上相互探讨、在成长中相互帮助,形成了业务联学、工作联促、干部联动、成效共享、共同提高的良好局面。县行政审批局共审批股室与15个监管部门业务股室结成对子,2021年共联合举办或参与相关培训30余场次。
踏勘联合,集成审查无缺位。审批过程中需要进行现场踏勘的事项,由行政审批局牵头,让监管部门提前介入审批环节,实行现场联合勘验。审管部门各自明确1名联络人员,负责做好联合踏勘的衔接,在联合勘验过程中,各监管部门结合各自监管职能出具现场踏勘意见,行政审批局汇集各监管部门意见后实施审批,对于需要专家进行评审的复杂事项,行政审批局邀请监管部门的专业人员参与,对于一些涉及公众利益的审批事项,组织监管部门、社区、周边群众按法律法规要求召开听证会,由监管部门在听证会现场对行政相对人后期的运营管理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确保相对人事前知晓、事后遵守。2021年,开展现场联合审查55次,召开听证会4次,有效减少了踏勘次数,提升了行政效能,真正做到了企业群众减负、审管提质提效。
要事联席,沟通决策无障碍。制定印发《石泉县行政审批服务联席会议制度》《石泉县集中审批与监管协调联动工作办法》,一方面厘清行政审批部门和监管部门的权责边界,同时通过定期会商,对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专业性强的事项,审批与监管部门采共同进行审查审核,明确政策尺度把握、专业标准认定以及与事中事后监管要求;对确定的重大项目,审批部门和监管部门提前进行联合会商,共同研究确定审批意见;对于改革创新举措,审批部门和监管部门共同参与、共同论证、共同实施,做到充分理解、共商互认、一致行动,实现“审管分离”分工不分家。
多方联督,协同治理无死角。县纪委、深改办、审改办、职转办、营商办定期进行联合督查,不断加大对审管联动的衔接点、介入点及未履职、慢履职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严格问责追责,确保审管环环相扣,无缝衔接。同时通过开展“纳建议、提质量、优环境”市民进大厅活动及12345热线工单、书记民情三本帐等热线渠道,了解征询企业和群众在审批和监管配合中存在的意见建议,运用综合评价和督查反馈倒逼审批和监管,按照权责充分履行各自职能,打破了“以批代管”困局,同时积极督促审批与监管的双边互动,实现精准化服务、差异化管控,让审批更规范,监管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