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城固县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紧密结合“双包一解”“进知解”、亲商助企等活动,高度重视企业关切,创新投融资机制,提升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拓展市场主体发展空间,推动县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
抓举措更新,促进融资机制再创新。树立投行思维,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平台运作、社会参与”机制,运用政府投资和专项债券引导、金融机构融资补充、社会资本第三方投资等方式,推进“投贷联动”,通过少量财政资金的“种子”作用,撬动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方深度融合,放大产业基金正向效应,拓宽“抱团”资金对项目的投资规模,促进产业资金大投入推动产业体系延链补链大发展。以东旭光电项目为例,通过亲商助企了解项目建设实际情况,探索采用 “政府融资平台 + 基金或战略投资方 + 社会资本(第三方)”模式,按照一期工程总投资约10亿元的40%确定项目资本金约4亿元,东旭集团出资2.04亿元、占股51%,县级平台公司出资1.96亿元、占股49%,不足部分由市级投控集团公司、社会资本方(第三方)等成立专项基金,基金出资采取18+6个月回购方式,有效解决项目融资难问题,创造了重点项目光电新材料产业园用时不足50天实现从基础开挖到主体封顶、7个月建成试生产的城固“加速度”。
抓双招双引,促进深化改革增活力。紧扣“绿色循环·汉风古韵”发展定位,以壮大城固县“六大产业集群”为目标任务,动态完善产业链图谱和招商线路图,组建7个产业链项目谋划专班,围绕13条重点产业链,用好5000万元项目前期经费和1.5亿元产业发展基金,针对振华公司、光荣炉料公司等企业经营困境,发挥“府院联动机制”积极作用,引入陕西和谐集团、中陕核工业集团,注入资金、盘活资产资源,促进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同时,依托城固县投资控股集团公司平台,探索“引进团队--精准领投--科学管理--适时退出”的闭环链条,积极招引社会资本扩大县级产业基金规模,促进“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模式良性发展。上半年以来,成功签约修正生物医药健康城、深蓝科技机场快车、城固--留坝“飞地经济”等项目33个,引资到位144.5亿元。
抓优化服务,促进要素保障强支撑。坚持“审批跟着项目转、服务围绕企业干” “事不过夜、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理念。推行“项目+领导+政策+支持团队”“承诺+监管”“互联网+监管”等模式,全面推行“五个一”审批模式和全程代办、容缺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实现“零距离”服务客商,着力打造“城(诚)心办”品牌。探索推进“标准地+承诺制”,创新国土空间再造措施,重构城乡发展空间,通过腾退、置换、化零为整等办法,出让建设用地326门、依规收储土地476亩,建立亩均效益综合评价体系,实现集约节约用地。设立10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基金和2000万元创新研发专项资金,建成县级人才工作总站、5个行业人才工作站和17个镇(街道)人才工作站、科技资源统筹中心、航空产业研究院和4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引进硕士人才82人、专家教授及科研团队45人,把人才引育与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相结合,多渠道引进高端人才、科创团队,为持续增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核心竞争力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