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西安市高新区营造干净清朗、公平开放营商环境 助力企业健康发展——系列报道第131期
来源:营商办 发布时间:2022-09-28

  西安市高新区牢固树立“以企业为中心”的工作理念,紧扣岗位职责转作风,进一步加强市场主体保护,维护市场竞争秩序,营造干净清朗、公平开放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企业要办事不求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首字在“亲”,全心全意服务企业,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和企业家健康成长,是“亲”的意义所在。日前,西安高新区印发《关于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的实施方案》,对在行政执法及行业监管中以权谋私、故意刁难、态度生硬、吃拿卡要等违纪违法行为,实行责任倒查机制;同时提出深入开展营商环境问题专项治理,切实解决重招商轻服务、重项目建设轻要素保障等问题,大力整治窗口单位行政效能不高、“只微笑不办事”、不贪不占也不干等问题,着力打造“办事不求人、办成事不找人”的营商文化。

  专项行动之余,西安高新区还在探索制度性安排,着手构建权责清晰、流程规范、措施有力、预警及时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推动落实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强化对领导干部、关键岗位和重点部位权力运行及“微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坚持刀刃向内,营造干净清朗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家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

  打造公平开放环境,企业获“松绑解绊”。高新区聚焦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服务,坚持“非禁即入、便民高效、规范统一、宽进严管”原则,打通“准入”“准营”“运行”“退出”各个环节,想方设法为企业入市创造宽松条件,着力为企业“松绑解绊”,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西安高新区新增市场主体13000家,共聚集规上工业企业406家,百亿级企业7家,上市企业63家。

  除了开放、宽松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在政府采购、市场监管等方面坚持对所有企业一视同仁,努力创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进一步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在政府采购方面,严厉打击采购单位排斥潜在供应商、对供应商设置限制条件等歧视性行为,为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创造平等机会,并通过招标投标电子化打破地域限制,为外地企业参与本地招标创造条件;在市场监管中,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做到对守信者无事不扰、对失信者利剑高悬,在涉企案件执法中坚持宽严相济,建立轻微违法首次免罚制度,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目前,西安市高新区正着手制定《优化营商环境实施办法》,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走向系统化、规范化、法治化,为各类经营主体自由进出市场、公平参与竞争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坚定发展信心,为“四个高新”建设凝聚强大力量。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