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作风建设专项行动│铜川市深入开展营商环境问题专项治理
来源:营商办 发布时间:2022-11-11

  近日,铜川市出台《深入开展营商环境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方案》围绕解决重招商轻服务、项目建设要素保障不到位、企业发展困难解决不及时、助企纾困政策多但对接难落地难、企业诉求反映不畅等5个方面问题,对营商环境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提出19条具体任务,切实解决营商环境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着力解决重招商轻服务问题

  1.优化市场准入准营环境。加快推进涉企经营许可事项“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全面实施企业开办“一件事”改革,探索开展“一照多址”“一证多址”改革,不断优化企业注销流程。

  2.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完善涉及市场主体活动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建立公平竞争审查举报处理和回应机制,加大反行政垄断执法力度,打破地方保护。

  3.优化经常性涉企服务。加快建立健全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推动简易注销、水电气等“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推行企业年度报告“多报合一”改革,推进智慧税务建设,严厉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问题。

  4.建立规范化机制化政企沟通渠道。完善定期互动会商机制,对重点规上工业企业帮扶指导,推动全流程跟踪、全过程服务。

  5.强化对招商引资项目的服务保障。建立完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专班机制,持续跟踪推进项目落实落地,创造条件促使项目增资或新项目引进。

  (二)切实解决项目建设要素保障不到位和推进缓慢问题

  6.强化项目建设土地要素保障。持续深入推进“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优先保障重大产业项目,严格落实“增存挂钩”机制,持续加快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

  7.强化项目建设资金保障。鼓励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创新服务理念,推动项目与资金对接,着力解决好项目“融资难”问题。

  8.优化引才用才服务。大力引进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出台更有吸引力的招才引智硬措施,认真兑现鼓励激励政策。

  9.组织开展重点签约项目“回头看”。针对落地难、推进慢、达产慢等问题逐项研究分解,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及时兑现承诺。

  10. 完善项目协同推进机制。持续做好领导干部包抓联系重点项目工作,完善推进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机制,做好项目环评、用水、用地等基础性保障,实行联合办公、并联审批。

  (三)切实解决助企纾困政策多但对接难、落地难问题

  11. 加强政策梳理规范。对涉企普惠政策实行分类梳理和标签化管理,加强企业与政策匹配对应,主动精准推送政策,加大政策解读,指导企业用好用足财政、金融等政策。

  12. 促进政策直达快享。充分发挥“陕企通”等平台作用,扩大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直达快享”范围,深化“互联网+风险推送”,促进税收、补贴、服务优惠政策直达快享。

  13. 推动不动产登记政策兑现。提升不动产登记服务水平,对符合规定的免收小微企业不动产登记费,降低企业前期投入,探索实行企业项目“交地即交证”。

  (四)持续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效能

  14. 全面实施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清单之外一律不得违法实施行政许可,对清单内事项逐项编制完成行政许可实施规范,推进同一事项在不同地区和层级同要素管理、同标准办理。

  15. 优化工程项目建设审批服务。落实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在线审批,强化审批数据共享,解决“体外循环”和“隐性审批”问题。

  16. 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强化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电子印章系统、电子证照系统、事项库、“好差评”系统基础支撑能力,优化完善“铜城办”APP与省级政务系统的互通共享功能。

  (五)切实解决企业诉求反映不畅问题

  17. 规范营商环境投诉处理。修订完善《铜川市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依托“12345”热线等,畅通企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规范营商环境投诉处理流程。

  18. 定期通报曝光破坏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和突出问题。及时总结梳理各级各部门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做法,多渠道进行宣传。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发现的不担当、不作为、推诿扯皮等突出问题,依规依纪依法查处,并定期通报典型案例和突出问题。

  19.开展营商环境满意度调查。依托全省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价开展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满意度调查,及时了解市场主体需求,不断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满意度。

  通过深入细致查摆问题,从严从紧抓好整改落实,以良好的工作作风推动铜川市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提升。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