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临潼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开展 “三个年”活动要求及西安市八个方面重点工作安排部署,牢固树立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鲜明导向,在“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政策环境、要素环境、政商环境”上下功夫、求突破,通过八项行动,推动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
一是开展“一站式”服务行动。细化《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目录》,严格落实“清单之外无审批”。在持续深化“一业一证”改革的基础上,结合“证照联办”,扩大行业领域推行“证照联办+一业一证”办理模式。推出集中供水、动物防疫等3个“VR+实景模型”,开办“知识小课堂”,开设“标准案例讲解”线上指导专题,引导企业群众深入了解踏勘规范,提升“临踏勘”服务品质。聚焦重点领域高频事项,编制并发布企业和个人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清单,优化“一件事一次办”服务运行机制。
二是开展项目审批提速行动。推行提前预审、集中审批、并联审批、容缺审批等制度,有序推动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与土地、环评等领域改革衔接,实行多评合一、多规合一、多审合一、多验合一等模式,持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推行“互联网+服务”,精简整合审批流程;推行“首席审批服务官”专员制度,指派专人跟踪立项、规划、施工许可等网办业务、提供“一对一”服务。
三是开展“双招双引”行动。推动联东U谷·西安临潼制造港项目、秦创原·商业航天航空产业园临潼项目等落地见效。利用丝博会、进博会等经贸洽谈平台,举办招商推介会、企业家座谈会、企业家返乡沙龙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招商活动。建立区内企业用工需求清单,加强区内外政企联动,高频次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服务活动。以职工技能提升行动为引领,搭建政府、学校与企业联动的人才培训体系,加紧技能人才、紧缺专业人才培养,提高人才能力供给与岗位需求匹配度。以实施农民工、重点群体免费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为重点,发挥社会资源培训优化,强化校企合作。
四是开展企业减税降费行动。进一步精简优惠政策办理流程和手续,基本实现企业税费事项网上办理,个人税费事项掌上办理。为重点项目、上市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一企一专班、一项目一专班”等定制服务。拓展“非接触式”“不见面”办税缴费服务,完善税企交流“掌上通”平台建设。全面落实涉企收费减免政策,精准推送各类优惠政策信息,进一步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社保缴费、财务成本、用能成本等负担。
五是开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行动。搭建“银税”“银商”合作平台,建立招商引资与金融机构对接平台,鼓励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重点项目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清理规范中小企业融资不合理附加费用,加强银行服务项目和收费公示,建立健全银行业违规收费投诉举报机制。加强金融产品服务创新,引导商业银行落实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政策。推动金融机构用好再贷款再贴现资金,拓宽企业融资渠。
六是开展企业周边环境治理行动。严厉打击敲诈勒索,强揽工程、阻工闹事等涉企违法犯罪行为。严查乱搭乱建行为,对企业周边违规建设实行“零容忍”。进一步完善企业周边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服务,重点解决断头路、乘车难等问题,为企业经营提供配套支持。
七是开展市场环境净化行动。全面清理对市场主体不平等、消除或减少经营者之间竞争的市场准入条件,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强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相结合,分行业、分领域完善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机制,提升领域监管效能。实施“互联网+政府采购”行动,加大信息公开力度,降低政府采购交易成本;增加中小企业专场,鼓励采购人提高向中小微企业采购比例,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八是开展“精准纾困•金牌服务”行动。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探索建立知识产权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一站式综合服务工作机制。开展“大调研、大走访”活动,摸清全区市场主体底数,分析市场主体结构组成,健全“领导+部门”挂点服务,深入推进服务企业行动,充分收集市场主体意见建议和存在问题,定期召开“精准纾困•金牌服务”会议,解决企业反映问题,加大对企业的培优纾困力度,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