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省生态环境厅强化环评服务 多举措优化营商环境——营商环境突破年系列报道第33期
来源:营商办 发布时间:2023-04-04

  为深入落实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省生态环境厅坚持强化环评服务,采取严把准入关口、主动靠前服务、提升环评效能等办法,持续优化生态环境领域营商环境,多举措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严把准入关口

  坚持加强重点行业环评管理,从严控制“两高”(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建设,优化“两高”行业规划布局与产业结构,严格落实环评集体审查制度,对涉“两高”行业的综合性规划和工业、能源等专项规划环评,依法依规严把生态环境准入关口。在项目环评审批中,重点关注项目类型及其选址、布局、规模等要符合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划等要求,避免出现触碰法律底线的“硬伤”。

  二、主动靠前服务

  坚持精准服务环评全过程,对环境影响风险可控的项目,实行容缺预审,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间;对存在环境制约因素,已经完成环评编制任务的项目,提前组织技术审查,指导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进行优化调整;对尚未开展或完成环评编制任务的项目,提前研判,一次性告知审批要求以及需要前期完成的工作,在项目正式受理后,节约评估时间,提升审批效率。

  三、提升环评效能

  持续推进“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政策制定、规划资源开发、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城镇建设、园区管理以及重点项目选址中的应用。强化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联动,对位于已开展规划环评的相关产业园区内、符合条件的建设项目,实行环评告知承诺制审批、简化环评编制内容、登记表豁免等措施。同时,强化“标准地”区域环评工作措施,鼓励各市(区)对已完成出让的“标准地”内符合告知承诺制审批条件的建设项目,实行告知承诺制审批,缩减环评审批时间。2023年已经批复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14个,审批时间平均18.78天,比法定时间压缩68.7%。报告表项目2个,审批时间12.5天,比法定时间压缩58.3%。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