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按照“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工作要求,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级有关部门深化营商环境领域问题专项治理,有力有序推动多头审批、重复审批、变相审批等问题整治走深走实。
一是审批事项清晰明确。向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下放部分县级行政执法权。梳理汇总709项行政许可事项,其中承接中央层面设定事项603项,中央垂直管理等机构实施事项79项,地方层面设定事项27项。编制省级部门行政备案事项基础清单,共计522项主项、729项子项,正按程序进行审查。梳理省、市、县三级政务服务事项8460项,编制颗粒化办理项43.2万项,396项实现“全省通办”。拓展政务服务办理渠道,48个省级部门2170项事项入驻PC端,移动端上线事项5336项。
二是审批流程持续优化。围绕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办理建筑许可等重点指标,持续推进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间、增便利。企业开办时间压减到1.5个工作日以内,一些县区半天办结。小型低风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减到28个工作日。登记财产时间压减到2个工作日以内。小微企业全过程办电时间压减至11.7个工作日。企业年均纳税时间压减至70小时,税务注销平均办理时限压缩到1.5天。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审批时间平均18.62天,比法定时间压缩68.97%。
三是审批改革亮点涌现。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推行帮办代办、容缺受理、承诺办理,促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落地见效。前6月,省级重点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57.2%,省级重点项目用地保障率81.49%,环评手续办结率81.7%。深化“交地即交证”和“标准地”改革,前6月,298个项目1.47万亩土地实现“交地即交证”,103宗1.38万亩土地实现“标准地”供应。榆林市推行“红蓝章”审批改革,通过“蓝章”提前预审的模式,打破前置因素制约,实现“零条件”容缺受理,为企业项目审批压缩60天左右的时间。咸阳市积极推行行政审批信用承诺制,印发《重大项目“容缺受理+承诺制”并联审批办法(试行)》。
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将按照省委省政府“三个年”活动安排部署和省纪委监委专项整治工作要求,会同省级有关部门落实营商环境突破年《实施意见》,扎实开展营商环境领域问题专项治理,全面实施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推进行政审批信用承诺制,优化“标准地”审批流程,深化投资项目审批改革,深入整治多头审批、重复审批、变相审批等问题,以扎实的整改成效助推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加快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