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主动服务意识不强、重商扶商优商亲商意识淡薄整治工作深入推进——营商环境领域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系列报道5
来源:营商办 发布时间:2023-07-31

  为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更好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级有关部门坚持改革突破、服务导向,增强服务意识,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一是助企纾困成效显现。进一步提振信心恢复活力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十条举措印发实施,247个项目纳入盘活存量资产台账,已盘活项目50个,累计获批政策性贷款154.8亿元。包企业、包项目、解难题“双包一解”活动深入开展,各市区主动为企业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前6月各市区领导干部包抓企业9616家、包抓项目10707个,收到问题4309个、解决3340个。

  二是市场活力持续激发。企业开办平台日益完善,首次在全程电子化申请材料中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法人电子营业执照签章、自然人签名混签功能,全面实现全类型经营主体全程电子化登记。企业开办“一件事一次办”提速扩项,行政审批信用承诺制试点推行,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专项行动启动,市场主体数持续增长。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实有市场主体数突破550万大关,达到555.9万户,同比增长9.95%。前6月,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49.21万户,同比增长23.47%。

  三是纳税服务持续优化。严格落实国家延续和优化六项阶段性税费优惠政策,不折不扣将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今年已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08.76亿元。通过电子税务局向适用政策的纳税人精准推送优惠政策信息766.6万条,向45万户纳税人推送红利账单。推动税务系统与企业自有信息系统直连,推出6大类81条便民办税缴费举措,将省市县4830个重点项目纳入税务管家服务范围。企业年均纳税时间压减到77小时,税务注销平均办理时限压缩至1.5天。

  四是政商关系亲清有度。“两个毫不动摇”坚决落实,大力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印发实施,陕西省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实施细则》修订印发,全省首批重点企业服务清单建立,服务民营经济、外商企业发展的政商环境更加友好。集中治理拖欠市场主体账款行为,完成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3.89亿元。依托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等渠道,发现问题线索14件,解决12件,正在办理2件。按季度开展市场主体满意度调查,二季度全省市场主体满意度达到94.36%,继续保持高位运行。

  五是涉企诉求及时响应。基于全省政务组织架构,全面建立重构全省涉企诉求响应机制,优化简化企业诉求提出方式,打通和“12345”市民热线信息推送,解决与秦政通互联问题。印发《陕企通诉求响应工作实施细则(试行)》,完善调度指挥机制,分级压实办理责任,建立全省诉求响应专员队伍,开设诉求专员账户3680个,其中省级用户48个、市级用户458个、县级用户3174个,切实提高诉求“响应率、办结率和满意率”。截至目前,平台累计诉求受理894个,办结841个,办结率94%。

  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将按照省委省政府“三个年”活动安排部署和省纪委监委专项整治工作要求,会同省级有关部门落实营商环境突破年《实施意见》,扎实开展营商环境领域问题专项治理,建立重点企业帮扶联系机制,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持续优化纳税服务,畅通政企沟通渠道,以扎实的整改成效助推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加快形成。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