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纪委监委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级有关部门,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涉企违规收费、“天价”乱罚款、随意责令停工等问题,建立健全涉企收费机制,深化专项治理,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一是违规收费整治成效初显。开展2023年涉企违规收费整治行动以来,全省检查涉企收费单位1918家,督促退费171.79万元,罚没87.04万元。铜川市组织各行业协会商会开展自查,对存在违规收费行为进行整改及时退还,3家行业协会共减免费用35万元。咸阳市扎实开展水电气暖领域涉企违规收费整治和机动车停车收费、小区供水、药品和医疗用品价格专项检查。
二是涉企收费机制加快健全。持续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印发,地方金融组织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出台,2023年陕西省减轻企业负担《工作要点》实施,省政府定价的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公布,涉企业违规收费治理机制不断健全。组织全省400余户工业企业开展企业负担问卷调查,企业负担底数进一步摸清。
三是行政执法监督持续规范。起草形成全省市场监管系统首违免罚清单以及新的轻微违法行为减轻处罚清单(2023版)。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印发《专项整治问题线索收集处置办法(试行)》,发现行政执法方面问题线索15条,其中涉及乱收费线索3条,移交相关单位进行整改。商洛市出台《关于在全市市场监管领域实施轻微违法行为免予行政处罚的意见》30条,对“四新经济”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安康市持续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对74户市场主体实施了不予处罚决定。
四是生态环境执法更加柔性。将服务融入生态环境执法全过程,前6月将1266家企业纳入清单管理,指导帮扶企业1101次。对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实行差异化监管,对纳入监管执法正面清单的企业推行非现场检查手段,审慎采取查封、扣押等整治方式。对没有主观过错、首次违法且对环境影响轻微的,不予行政处罚,今年已减免处罚18次,涉及金额477.3万元。
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将按照省纪委监委专项整治工作要求,会同省级有关部门落实营商环境突破年《实施意见》,扎实开展营商环境领域问题专项治理,持续做好涉企收费常态化监管,持续健全涉企收费监管机制,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推动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