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西安海关创新中欧班列出口货物区港一体化监管模式——营商环境突破年系列报道第138期
来源:营商办 发布时间:2023-08-24

  西安海关紧扣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讲话精神,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安排,以促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及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为抓手,联合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等部门持续深入开展改革创新。

  一、问题导向,主动创新

  据统计,2022年,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4639列,开行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其中约有1500列出口货物通过西安综合保税区集结、暂存、短倒、分拨。虽然西安综合保税区距离铁路中心站直线距离仅1.5公里,但区港联动不足,导致申报单据多、物流运转环节多,效率低、成本高。

  为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西安海关秉持“政府有需求、企业有期望,海关必有回声”的理念,结合总署海关优化营商环境措施提出的“在铁路口岸试行车边‘抵港直装’监管模式”,围绕解决企业难点、堵点问题,切实提升中欧班列(长安号)出口货物流转效率的核心目标,创新提出“安检前置、区港联动、抵港直装”的中欧班列出口货物区港一体化监管模式。利用西安综合保税区对搭乘中欧班列(长安号)出口货物进行集结,将海关与铁路数据链路打通,把铁路安检前置于综保区口岸作业区,一站完成铁路安检和海关查验后,出口货物可直接运抵铁路中心站直上班列,做到“区港联动、抵港直装”。为综合保税区安上班列的轮子,为铁路口岸插上保税的翅膀。

  二、优化流程,提效降费

  (一)高效入区集结。出口货物进入西安综保区集结,即可享受入区即退税,又可享受保税仓储和散货集拼服务。

  (二)简化进出申报。通过优化申报系统,实现“一单多报”,二线入区的核注清单、出口报关单、核放单及一线出区的核注清单、出口备案清单、核放单等6道手续,实现一次录入,按顺序自动审结。

  (三)一站办结手续。集结成列的货物,在出区前一站式办结海关、铁路手续,运用科技手段自动识别车牌号、自动运抵、自动放行。

  (四)卡口智能验放。在出口集结中心出入口,智能卡口自动识别集装箱号,查验和放行信息在电子大屏实时显示,落箱后的空车可自动抬杆出区,大大减少压车费用。

  (五)严密在途监管。对于综保区与铁路中心站之间的短途运输,运用智能卡口采集过卡时间,并对运输车辆安装GPS定位,车辆行驶时间、路径异常的系统后台自动报警提示。

  三、改革创新,成效显著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充分发挥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作用”和“构筑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重要指示精神,西安海关与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及相关部门积极协作,创新区(西安综合保税区)港(西安国际港站)一体化作业新模式,将西安综合保税区打造为中欧班列(长安号)的“候车大厅”。通过综保区与铁路口岸高效联动,提升货物流转效率,有效压缩通关时效,做到“效率高”。据测算,出口集结中心运行后,货物出区时间由原来2天以上压缩到2小时内,西安综保区出口通关时效从1.6小时降到0.8小时,降幅达50%。通过海关与铁路数据连通,将铁路安检前置,推行“一单多报”,落实“抵港直装”,减少申报和物流环节,做到“成本低”。据测算,平均每个集装箱可节省短驳、报关、堆存等费用约1400元。突出综合保税区政策高地优势,为入区集结出口货物提供入区退税、保税仓储、散货集拼的高质量服务,做到“服务优”。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