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碑林区紧扣全省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要求和全市“八个方面”工作部署,立足环大学创新产业带,充分发挥“高校院所聚集、科技成果密度高、产业承载能力强”的优势,打出“空间+平台+服务”系列营商环境科创“组合拳”,建设“没有围墙的科技园”,助推主城区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一是打造一流开放式科创空间。充分整合西交大、西工大、西安光机所等大学、科研院所周边零碎空间,围绕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智能建造、数字创意等“6+1”硬科技产业,统筹设计地下空间、公共环境、配套设施、建筑形态等,加快构建“院区、园区、校区、街区、社区”五区联动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科创空间,打造“原始创新—成果转化—产业落地”的高品质、全链条科创街区。目前,碑林区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已建成西安创新设计中心、西工大创新大厦、建科大厦等双创载体,其中国家级13个、省级12个、市级14个。
二是搭建成果转化供需对接平台。以市场和企业需求为导向,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合作建立碑林环大学技术转移平台、环大学技术转移联盟,汇聚各类创新主体的最新成果和需求信息,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提高供需双方的线上匹配与对接效率。推行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等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试点,建立无人系统、智能建造、智能制造等领域概念验证平台、协调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和创业孵化体系,探索“先确权,后转化”“团队选择股权收益,学校选择现金收益”等新模式,从源头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瓶颈。目前,碑林区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已孵化出“数字化自主工业软件DEX 2.0”、数字曲面微滴喷射系列设备等一批创新型成果,特别是一鸣实景教育研发的“实景课堂”应用已服务全球100多个国家,2000多所学校。
三是汇聚一流科技创新要素保障。出台促进科技创新系列硬核政策,线上搭建双创社区社群服务平台“企创宝”,线下依托营商环境监督服务站,实现政策一站式整合,服务一站式落地;实施院士“深化服务”工程、创新创业桑梓人才“回归计划”、全球高端人才“引擎计划”等在内的“八大人才工程”,持续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建立金融服务工作站,设立全国首个数字资产保险创新中心、创新街区资本市场综合服务基地,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科创企业投资力度。建立环大学创新街区媒体联盟,举办“欧亚经济论坛—丝绸之路国际创新设计周”等活动,引入了国家知识产权局西安代办处等专业服务机构,建立陕西版权公共服务工作站,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服务,全力构建一流创新生态。目前,街区已入驻企业437家,培育科创主体2350家,孵化高新技术企业近300家,实现年技术合同交易额140亿元,获批西北唯一“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