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营商环境突破年工作简报(第16期)聚焦问题 聚力突破 扎实开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
来源:营商办 发布时间:2023-09-13

  为深入开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按照省政府工作安排,今年4月,省发展改革委印发《营商环境工作事项清单》,围绕诉求响应难、政策获得难等9方面提出40项具体举措,聚焦问题、聚力突破,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着力突破诉求响应难。上线运行“陕企通”平台,建立3738人的诉求响应专员队伍,受理企业反映诉求1310条,办理响应率、办结率、满意率均超过95%。实现“陕企通”平台与“12345”热线涉企诉求互联互通。通报5起影响营商环境典型案例,积极推动问题整改落实。召开政企恳谈会,形成“企业点单、部门接单、督查跟单、办结销单”工作闭环。

  二、着力突破政策获得难。梳理国家、省、市、县各类涉企政策2300余条,向企业推送政策20余万次。梳理23个部门62项营商环境突破年配套政策,在省发展改革委网站公布。顶格落实国家和省上减税降费政策,上半年全省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203.2亿元。省国资委监管企业累计减免房屋租金4.67亿元,惠及市场主体7618户。

  三、着力突破市场准入难。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清理,建立“市场准入壁垒线索征集平台”,畅通市场主体意见反馈渠道。印发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近期举措《工作方案》、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排查清理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加强涉企经营许可事项“证照分离”改革跟踪督导和评估。全面推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

  四、着力突破融资增信难。制定印发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十行千亿惠万企”专项融资服务,建立重点产业链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风险补偿制度,上市发行全省首只基础设施领域公募 REITs,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6家,7月末全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5.25%。“秦信融”平台入驻金融机构812家,上线金融产品1333个。

  五、着力突破人才引留难。印发三秦英才引进计划《实施办法》,加大对民营企业人才支持力度。收集89家链主企业2147条用人需求信息,支持加强相关人才招引。加快推广“校招共用”引才引智模式,实施秦创原引用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专项。对民营企业引进的符合条件的急需紧缺高端人才开通职称评审绿色通道。持续强化实训基地建设,开展企业职工培训7057人次。

  六、着力突破企业办事难。全面推行政务服务大厅“周末不打烊”“办不成事”窗口等制度。印发开展涉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查处乱收费单位2023家,督促退费326.63万元。去年5月以来,全省清理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拖欠中小企业账款36.82亿元。制定市场监管领域首违免罚清单以及新的轻微违法行为减轻处罚清单(2023版)。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等地推行“企业宁静日”,监管部门“无事不打扰”。

  七、着力突破要素获得难。优化用电报装流程,小微企业全过程办电时间压减至11.7个工作日。用水报装建筑红线外工程实现“零收费”,报装时限压减到5个工作日左右,全省用水报装一厅式服务窗口覆盖率100%。用气无外线施工报装时限压减到2.4个工作日。新增10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面建成网上中介服务超市,入驻项目业主15249个,中介机构3155个,今年新增成交额1.33亿元。

  八、着力突破服务模式。建立联系服务民营企业机制,通过恳谈会、座谈会、早餐会等形式,倾听企业意见建议,更好服务民营企业。深入开展包企业、包项目、解难题活动,各市区主动为企业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1-7月各市区领导干部包抓企业9625家、包抓项目10756个,解决问题4103个。延安市建立“解决难”例会制度;商洛市建立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早餐会”制度。

  九、着力突破保障体系。积极推进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条例立法前期工作。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审结建设工程、买卖、加工承揽、仓储物流等合同纠纷3.11万件,审结专利技术、商业秘密、技术合同类纠纷案251件,审结企业破产、强制清算案件353件。深化“万所联万会”活动,建立商业协会律师法律顾问服务长效机制。

  下一步,我委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会同省级有关部门扎实开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项目、服务产业,及时通报一批影响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以点带面、改革突破,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