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省生态环境厅开展送法入园入企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营商环境突破年系列报道第318期
来源:营商办 发布时间:2024-07-30

为落实陕西省委、省政府“三个年”活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省生态环境厅以“送法入园入企”活动为抓手,实施有温度执法,推动“全链式”普法,多方式奏好联动“交响曲”,助力我省高质量发展。

一、靠前服务,主动上门送法

2024年6月25日,省生态环境厅法规政策宣讲团赴西安市鄠邑区沣京工业园区开展“送法入园入企”活动。现场对园区170家企业相关负责人宣讲生态环境法律法规,解读有关政策,积极开展纾困解难,帮助企业合法经营。在宣讲活动前,向园区企业赠送500余本法规政策书籍资料。目前,全省各级生态环境系统已向重点排污企业发放法律书籍、宣传海报等资料2600余份,服务企业1000余家。去年以来,省生态环境厅出台《陕西省生态环境厅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行动方案》,提出5大项16条具体措施,不断强化环评全过程服务,实行项目环评即受理即评估、评估审查同步、不见面审批,最大限度优化审批流程,审批时间在法定基础上压缩50%以上。

二、多措并举,深入基层普法

为提升公众对环保法律法规的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度,通过系统网站、电梯广告、“双微”等新媒体平台持续推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解读内容百余条,制作了通俗易懂的《环境保护法:污染“零容忍”》《大气污染防治法:同呼吸,共担当》《黄河保护法》等环保动漫,在各类线上平台进行投放。通过环境保护宣传展板,全省开展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六进”活动 380余场;录制《排污许可政策解读》小视频,制作1500套环保法、大气法科普挂图,发放至各市(区)街办、社区、企业等进行张贴。通过线上线下的多点发力,进一步提高了社会公众尊法学法用法守法意识,营造了人人关心生态建设、人人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审慎监管,实施柔性执法

不断规范行使行政处罚权,出台了《陕西省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2023版)》,进一步细化了10种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可以不予处罚和5种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不予行政处罚的情形。持续落实《陕西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管理办法》,筛选出1111家企业纳入生态环境监管正面清单。在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工作中,对重点行业中企业进行环保绩效“创A升B”行动,实现重污染天气减排措施“一厂一策”,避免“一刀切”。今年以来,全省指导帮扶企业1023家(次),采用自动监控、视频、用电用能监控、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检查、走航车、无人机等非现场执法方式检查1141次,非现场检查发现问题57个。

四、督导帮扶,引导企业守法

为切实加强对第三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监督管理,不断提高监测数据质量,组织全省130家第三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主要负责人和相关业务人员共240余人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宣传贯彻生态环境监测有关法律法规和质量要求,进一步警示教育第三方监测机构学法、懂法、守法,严格落实相关技术规范,严守质量控制底线,履行好社会责任。组成三个督导帮扶组,对全省12个市(区)的部分重点排污单位开展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运营专项督导帮扶活动,为82家企业提出288条意见建议,帮助企业查找自动监测设备在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隐患。通过“宣讲释法+以案说法”“座谈交流+规范解读”“把脉问诊+对症下药”多种手段开展普法宣传,进一步增强企业守法经营意识。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