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澄城县以“三个年”活动为统领,建立纪委监委监测“1212”机制,着力解决营商环境突破年工作中的重点问题,助力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延伸”:在全县41个企业设立营商环境“监测点”,延伸覆盖2024年76个市县重点项目和其他在澄企业,在企业经营、行政监管以及项目备案、规划、环评、稳评、施工许可等环节,提供全程监测和跟踪服务。73名纪检监察干部兼任监测点联络员。联络员通过定期走访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定期收集影响营商环境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实行清单化管理,解决企业难题,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提供保障。
“两公开”:公开公示“小微权力”清单和联络员名单。各职能部门结合职责,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网上办”“一次办”审批,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实现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市县重点企业和项目,由县纪委监委机关、各派驻纪检监察组工作人员担任联络员,其余企业和项目实行“属地监测”服务,由各镇(街)纪(工)委选调工作人员担任联络员,对企业反映的问题线索及时受理、迅速处置。
“一监督”:推动政务监督精准化。聚焦企业和项目的满意度和关注点,立足监督保障执行、积极主动作为,建立涉企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来企检查等入企登记制度,公布营商环境领域问题投诉举报受理方式,及时反馈损害营商环境的问题线索,全面收集影响项目建设、干部作风等方面问题线索11件,从严处置、从速办结,让企业在澄办事省心、经营放心、发展顺心、扎根安心。
“两服务”:打造行政审批“护审员”和政治监督“护航员”两个服务品牌。建立1名班子成员+2个联系室部+2个派驻纪检监察组+2个镇纪委“1+6”监督机制,围绕“三个年”活动、巡视巡察反馈“项目建设”问题整改情况,跟进监督,督促落实。把廉洁文化融入项目服务,以“1+6”模式推进清廉澄城建设,坚持纠防并举,对立项、用地、环评、资金拨付等重要岗位人员定期约谈提醒,查处营商环境方面违规收费等问题7件10人,有力保障营商环境突破年工作高质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