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宝鸡市眉县行政审批“大瘦身”服务质效“大提升”——营商环境突破年系列报道第432期
来源:营商办 发布时间:2025-05-09

近年来,宝鸡市眉县聚焦“三个年”活动,以优化办事流程为突破口,通过行政审批“大瘦身”,政务服务质效“大提升”,擦亮“环节最少、程序最简、时间最短、服务最优”的“眉”好政务服务品牌底色。

推行清单管理,流程“再提速”。聚焦许可清单、法制审核、特殊环节三张清单,规范行政许可运行,厘清权责边界,为企业和群众打造更加公平高效的审批环境。落实行政许可清单管理。逐项明确120项行政许可事项名称、主管部门、实施机关、设定和实施依据等基本要素,厘清审管职责边界,构建形成衔接上级、分级负责、事项统一、权责清晰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体系,消除影响投资创业的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压实法制复核清单管理。按照权责一致原则,以清单化方式明确审核范围,将涉秦岭生态保护、渭河流域生态保护、作出不予许可决定的等事项纳入审核范围,形成38项法制复核事项目录,重点对申请主体、适用依据、审批流程等执法全流程进行复审,实现内部职能分离与互相监督,累计对900多项审批件开展法制复核,既强化内控监管,又提升审核质效,确保审批决定依法依规。夯实特殊环节清单管理。按照审批环节最少、时限最短、手续最简的原则,对涉及12个部门130项审批事项中现场勘验、技术审查、专家评审、听证等特殊环节进行全面优化梳理,完善事项名称、设定依据、勘验类型等要素,实现行政许可事项“特殊环节”清单化管理,为350余家企业和群众提供行政审批特殊环节服务,企业满意度达98.5%,做到清单之外无“特殊环节”,切实提升审批服务速度和质量。

创新“信用审批”,环节“再优化”。推行市场主体“信用良好、快速办理”的“信即办”审批模式,将信用承诺和优化审批流程相结合,组合使用“审批替代型”“容缺受理型”“证明事项型”审批模式,打造“多层次”信用审批新格局。“信用+审批替代”,用“一份承诺”代替“现场勘验”,主要在人力资源服务许可、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等19个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实施,申请人书面承诺符合审批条件,取消现场勘验环节,行政审批机关直接作出审批决定。“信用+容缺受理”,用“一份承诺”代替“资料不齐”,主要在劳务派遣经营许可、生鲜乳收购许可证核发等18个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实施,申请人作出承诺后,可先予以受理并按有关程序办理,待申请人在承诺时限内将材料补齐补正后,对申请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信用+证明事项”,用“一份承诺”代替“一纸证明”,主要在社会团体成立登记、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成立登记等8个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实施,申请人书面承诺符合审批条件,同时也愿意承担承诺不实的法律责任,就不再索要证明,直接予以办理。2200余名企业和群众通过信用审批快速办理市场主体注册登记、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等证照,有效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多次跑和现场勘验工作排队耗时长等问题。

高效办好“一件事”,质效“再提升”。线上“一端受理”、线下“一窗受理”企业开办、灵活就业、残疾人服务等21项“一件事”,通过流程优化、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实现“一表申请一窗通办”,以“专窗+综窗”为连接点、“一网通办”为基础,改“跑多头”为“跑一窗”,在减环节、减跑动、减时限、减材料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特别是在办好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方面,线下推出“一件事”专窗服务,线上与“秦务员”APP服务相结合,通过整合资源、精简材料、流程再造、数据同步,实现表单一表申请、材料一次提交,申请材料减少60%,办理时限减少66%,办理环节减少80%,办理新生儿“一件事”340余件,使新生儿“落地即有证、出生即参保”的美好愿景成为现实。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