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镇坪县“无忧调解超市”群众点名调解工作法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营商环境突破年系列报道第438期
来源:营商办
时间:2025-05-23

近年来,安康市镇坪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整合资源力量,着力搭建“无忧调解超市”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自“无忧调解超市”建立以来,全县累计排查矛盾纠纷1685件,群众点名调解1541件,调处率99.7%,群众满意率99%以上。“无忧调解超市”工作法先后入选中央政法委“小事不出村 大事不出镇 矛盾不上交”研讨班论文集、陕西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诸暨市“枫桥经验”陈列馆、全国《市县法治建设案例选编》。

全方位“建库” 搭建多元调解平台。以“无忧调解”平台为抓手,构建全域覆盖、多方联动、机制创新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通过党委政府统筹,建成7个镇级“无忧调解超市”和65个村级“无忧调解室”,实现阵地“六有六统一”;整合公检法司资源及行政、司法、道德三方力量485人,组建专业化调解队伍,推动资源效能最大化;创新“人民调解+诉调/检调/警调/多调”联动机制,与法院共建“绿色通道”,推行诉讼费减免、网上立案等措施,实现万人成诉率同比下降10.85%,形成“一站式”多元解纷模式,高效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高效能“出库” 接受群众点名调解。以“群众点单、主动找单、分类结单”为核心,构建全链条调解服务体系。群众点单:线上开发“无忧调解超市”小程序,线下设立实体平台,公开485名调解员信息,群众可“点名”选择信任的调解员,实现“线上云调解+线下一站式”双渠道服务。主动找单:推行“预防三前置”机制(预防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组织调解员下沉一线,聚焦项目建设、劳务纠纷等重点领域,常态化排查苗头性矛盾,做到“早发现、早介入”。分类结单:简单矛盾就地化解,复杂问题启动“多方联调”机制,联动公检法司合力攻坚,确保“案结事了人和”。通过“订单式”服务,推动矛盾纠纷化解由“被动受理”转向“主动治理”,实现调解效率与群众满意度双提升。

制度化“管库” 规范“超市”运行。通过“机制建设+素能提升+绩效激励”三措并举,确保调解体系规范高效。县委、县政府将“无忧调解超市”纳入重要议程,出台专项文件,按A、B、C类分别给予3万、2万、1万经费补助,推动矛盾就地化解;主要领导定期督导,破解运行难题。培训提质:针对调解员能力短板,创新“集中授课+案例评析+庭审旁听+实战演练”多元培训模式,覆盖法律政策、调解技巧等,培养“通政策、懂法律、会调解”的专业队伍。推行“以案定补”分级奖补(50-1000元/案)和村调解员年均1000元绩效薪酬,累计发放奖补资金30.5万元,充分激活调解内生动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