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杨凌示范区创新实施行政执法“四书同达”以信用重塑护航企业发展——营商环境突破年系列报道第455期
来源:营商办 发布时间:2025-07-02

为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机关服务企业、护航发展的能力,有效破解信用修复渠道不畅、政策不清、意识不强等痛点,杨凌示范区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涉企行政执法“四书同达”工作的通知》,创新构建“行政处罚—合规提示—修复指南—信用修复”全链条闭环管理,以及“事前政策告知、事中修复指导、事后效能跟踪”全周期服务体系,助力市场主体重塑信用、提升竞争力,持续擦亮区域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数据筑基,构建信用监管“智慧底座”。深入开展“双公示”信息质量提升攻坚行动,严格落实“双公示”信息报送要求,建立各部门“双公示”工作“三个一”管理机制(明确一名分管领导、一个责任科室、一名具体负责人员),加强“双公示”工作监管力度,推行“双公示”数据报送“日提醒”“周结清”制度,形成省市县三级联动监管闭环机制,切实筑牢信用数据底座。1-5月,通过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归集“双公示”信息1745条,数据合规率达99%,为信用服务精准化提供坚实支撑。

“四书同达”,创新执法服务“杨凌模式”。为深入推动信用业务指导前移,全面提升政府部门多维度、精准化信用服务供给效能,杨凌示范区实施涉企行政执法“四书同达”服务机制,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向市场主体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同时,同步送达《信用合规建设建议书》《信用修复告知书》《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指南》,实现“一次执法、四重服务”,“四书”同步送达率100%。针对企业违法违规行为提出整改建议,助力源头治理;明确告知修复流程、咨询渠道及异议申请路径;提供“手把手”操作指南,破解企业“修复难”问题。

服务前移,打造政企互动“信用生态”。通过信用中国(陕西杨凌)、陕西政务服务网(杨凌示范区)等网站,广泛宣传涉企行政执法“四书同达”改革,公开信用咨询电话、邮箱及信用修复政策,切实保障违法企业信用修复知情权。同时,行政执法人员在向企业送达执法文书时,当面向企业宣传信用修复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典型案例,并结合具体案情提出针对性建议,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加快问题整改,积极申请信用修复,多途径提升信用政策知晓率和失信信息修复率,实现信用修复流程指导覆盖率100%,推动了行政执法机关从“事后处罚”向“事前辅导”转变,从“坐等受理”向“主动服务”转变。

温情护航,构建信用修复“一站式”服务体系。建立跨部门监管“无事不扰白名单”,对诚信经营企业实行差异化、触发式沙盒监管。开设线上咨询栏目,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信用修复专窗”,现场提供信用修复、信用查询全流程咨询及引导,帮助企业了解最新信用政策,增强合规经营意识。建立工作台账,对于符合信用修复条件的企业,主动联系指导企业开展信用修复,提前终止公示企业行政处罚信息,重塑良好信用形象。1-5月,主动为公示期满未修复的400余条行政处罚信息开展集中信用修复,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下一步,杨凌示范区将以“四书同达”机制为突破口,推动行政执法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用“信用温度”激发市场活力,为营商环境建设提供“杨凌方案”。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