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榆林市市场监管局强化“三项服务”提升失信经营主体信用水平——营商环境突破年系列报道第456期
来源:营商办 发布时间:2025-07-04

为进一步优化信用修复机制,提升经营主体合规经营意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榆林市市场监管局创新工作举措,强化“三项服务”,全面提升失信经营主体信用水平,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强化信用修复告知服务。传统的行政处罚或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决定书中,通常仅载明违法事实、行政决定、救济途径等内容,而企业往往因不了解信用修复政策,错失修复时机,导致经营受限。为此,市市场监管局创新工作举措,优化信用修复告知程序,在处罚决定书、列严决定书等文书中增设信用修复告知内容,将失信信息公示的依据、方法、期限,以及可申请信用修复的最短公示期限、需要提交的材料、申请途径等,一次性告知行政处罚当事人。今年以来,累计送达信用修复告知200余份。这一创新举措,既保障了行政执法的严肃性,又体现了服务型执法的温度,帮助企业及时消除失信影响,重回正常经营轨道。

二是强化合规建设提醒服务。为全面提升失信当事人诚信经营水平,市市场监管局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信用修复提示服务的通知》,要求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决定书》等法律文书时,同步送达《合规建设提示书》,针对违法行为精准列出整改建议和合规经营指引,包含信用合规建设的重要意义、具体内容以及与失信行为相关的合规经营建议,帮助企业建立长效合规经营机制,从源头上减少失信风险,既强化了执法权威,又降低了企业重复违法的概率,实现了监管与发展的良性互动。该项工作开展以来,累计送达合规建设提示60余份。

三是强化政策法规指导服务。针对部分经营主体在行政处罚后,因政策法规理解偏差、咨询渠道不畅导致的“整改难”“合规难”问题,市场监管部门构建“全链条政策辅导”机制。一方面,在《行政处罚决定书》《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决定书》等文书中增加信用修复咨询电话,及时解答经营主体信用修复、合规经营等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疑问;另一方面,通过市局官网、公众号发布信用修复工作指引,包含信用修复申请材料、申请流程、咨询电话等内容,市县两级市场监管部门累计解答各类咨询1000余户次,大幅降低了经营主体的时间成本和行政负担。

信用修复提醒服务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市市场监管局通过创新告知方式、强化合规建设、跟进服务指导,既强化了行政执法的规范性,又助力政企沟通更加精准高效,化解企业“政策盲区”,构建了“失信惩戒—主动纠错—信用重塑”的闭环机制,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