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榆林市榆阳区政务服务“六维赋能”激活民营经济“一池春水”——民营经济发展系列报道第16期
来源:民营局 发布时间:2025-10-30

为破解民营经济发展堵点痛点,榆林市榆阳区构建“定位高、举措实、管理细、改革新、服务优、扎根深”的涉企服务新体系,推动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提质增效。今年以来,全区市场主体保有量约10.8万户,新增市场主体约1.2万户,同比增长10%以上,“个转企”数量达86户(榆林市占比三分之一),政务服务好评率达98%。

一、往“高”定位:顶层设计引领服务升级

成立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的“一件事”工作专班,构建“1+12+N”工作机制(1个领导小组统筹,12个专项组推进,N个部门联动),通过月调度解决跨部门协作难题,组织“高效办成一件事”专题培训2场,业务培训覆盖工作人员100余人次。依托陕西政务服务网“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专区和“秦务员”APP等平台,新生儿出生、开办运输企业、开办餐饮店等“一件事”实现“一站式”网上办理。截至目前,27类套餐服务共办理“一件事”4000余件。

二、往“实”着力:流程再造夯实发展根基

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对“一件事”套餐的办理流程进行全方位梳理和优化,将分散在多个部门的多个事项整合为“一件事”,推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次办结”的集成服务模式。现企业开办平均办理时限缩短至0.5个工作日,新生儿出生办理时间从原来的40天缩短至最多15个工作日,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许可证和普通货运车辆道路运输证的办理时限从40个工作日缩短至5个工作日,减轻群众办事负担,提升办事效率。

三、向“细”管理:标准建设提升行政效能

构建“二级五维”精细化管理体系(部门、窗口二级联动,时限、材料、环节、成本、满意度五维管控)。进驻大厅事项全面纳入一窗综合受理平台,规范审批流程为“受理-审查-办结”三步,建立“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对临近超期事项自动提醒,行政许可事项按时办结率100%。编制涉企服务标准化办事指南,明确办理流程、材料清单、示范文本。实施政务事项白话革命,编制高频事项通俗版指南,将专业术语转化为“动画版”视频。设置“高峰应急窗口”动态调配资源,将印章刻制、专家评审、打印复印等费用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开展电话回访,征询意见改进服务,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四、向“新”发展:改革突破激发市场活力

创新“一照多址”改革,允许企业在同一登记机关辖区增设经营场所免予登记,惠及企业74家。推出“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印章”同步发放服务。简化“个转企”审批流程,已助力86家个体户转型升级。实施“小升规”梯度成长机制,对认定为市级以上的“专精特新”企业,给予一次性20万元奖励。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拨付资金500余万元,构建“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双向流通通道,让农产品出村进城,工业品下乡入户,实现了城乡资源的高效流动。

五、向“优”服务:五式帮办彰显政务温度

依托“五式帮代办”服务体系,持续推行“保姆式”贴心服务,提供从政策咨询到业务办理的全程跟踪指导,确保群众“零障碍”办事;“店小二式”主动服务,通过靠前指导、上门办理,解决企业“多头跑”难题;建成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大厅,实现自助查询、自助打印以及自助申报等功能,开发“榆悦办”小程序,提供预约服务,实现事项查询、预约抽号、进度查询“掌上办”,让企业办事“像网购一样简单”;针对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量身定制“一企一策”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快速落地、高效发展。

六、向“下”扎根:一线破题打通服务堵点

通过召开联席会议,民营企业座谈会,政银企座谈会、政策大讲堂,搭建政府部门与民营企业家沟通及企业相互交流学习的桥梁。全面推广“陕企通”平台,榆阳区已推广注册“陕企通”29460户,注册量全市第一,全省第三。陕企通”平台反映问题响应率100%,办结率100%,企业满意率100%。开展“坐窗口、走流程、跟执法”活动,领导下沉一线,贴心服务群众。聚焦企业接待、政策宣传、问题收集、诉求解决、办理反馈、疑难问题会商等,打造“榆悦办”会客厅,建立“受理-分类-转办-反馈-评价”闭环机制,分类整理、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做到“日诊断、周会诊、月清零”,实现群众诉求实时流转、及时解决、跟踪督办。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