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发改办函〔2014〕149号
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员会:
您委提出的《关于加快我省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建议》(第50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2013年,全省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30亿元,同比增长19.3%。从主要产品产量上看,共生产化学药品原药16111吨,增长24.2%;共生产中成药40193吨,增长26%。从产值构成看,中药占45%左右。
一、关于加快中药 GAP基地建设。2011年,我省出台了《“十二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根据规划的重点,相关企业和农户围绕市场及产业需要,以规范化种植为突破口,以陕南三市和铜川市为主要药源种植基地,大力扶持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保证中药材原料质量均一和稳定,扩大有效供给。同时,鼓励中药生产重点企业参与中药材基地建设,加快推进中药材药源基地的GAP认证,促进中药材种植规范化和科学化,推进中药延伸产业链条。
二、关于扶持中药产业发展。我委一直十分重视,2013年积极帮助中药企业按国家要求申报项目,西安世纪盛康公司中药二类新药“肾康注射液”GMP改造与技术升级等4个中药项目共获得1513万元国家专项资金支持。同时,省级相关产业发展资金中给予汉王药业中药科技园等近20个中药项目3000万元资金支持。今后,我们将继续通过实施项目带动引导战略,不断提升我省中药产业化发展程度,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推进中药产业延伸发展。
三、关于加强人才培养。这也是《陕西省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陕中医药发〔2011〕53号)提出的重点任务。我们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实施人才培养“5313”工程,即培养500名高层次中医药人才、3000名“西学中”人才、1000名县级中医临床骨干、3000余名基层中医药人才。一方面支持中医药院校中医药学科建设,依托重点学科培养一批中医药领军人才、孵化一批中医药名牌专业和精品课程,强化中医药基础理论教学和基本实践技能培养,加快技能型中医药人才培养,满足基层中医药人才需求。一方面为名(老)中医建设工作室,配备传承团队,系统研究、继承其学术思想和技术专长,探索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提案中提出的开展调研工作的建议,我们将积极配合。
欢迎多联系,多提宝贵意见。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4年4月21日
(联系人:冯雷,电话:029-87293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