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对省十一届政协二次会议第511号提案答复的函
对省十一届政协二次会议第511号提案答复的函
来源:档案室 发布时间:2014-07-01

陕发改办函〔2014〕166号

徐月凤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设我省山水园林城镇带的建议》(第511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近期,中央出台了《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提出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我委也结合职能,及时跟进,正在抓紧制定《陕西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目前规划已经多次讨论修改,即将上报省政府印发。
  《陕西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依托陇海铁路、西包铁路和连霍高速、包茂高速、京昆高速、福银高速、沪陕高速、十天高速等交通干线,进一步提升沿线节点城市的综合承载力和服务功能,强化互动联动,推动一体化发展,发挥轴带聚集功能,推进全省12个城镇带建设,其中包括渭南-潼关城镇带,该城镇带主要涵盖渭南、华县、华阴、潼关等,与您提出的建设渭南市沿陇海沿线城镇带不谋而合。
  《陕西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渭南-潼关城镇带发展应采取产业驱动、园区带动的模式,重点发展现代农业、食品加工、有色冶金、文化旅游等产业,建设成为全省重要现代农业及农产品深加工基地、文化旅游基地,打造“中国钼都”。由于临潼区属于大西安都市圈核心区,因此不便纳入该城镇带,但作为关中城市群的主体部分,我们将推进陇海线各城镇带加快融合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适时启动全省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全省十二个城镇带建设,您的建议我们会在具体工作中加以吸收,同时,我委将结合自身职能,力争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快推进陕西东大门建设:
  1.尽早实施西安—华山城际铁路建设。该项目是关中城际铁路网远期展望项目,目前,郑西客专已经建成投运,华山站开通的列车运量能够满足现阶段旅客出行需要。下一步我委将视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旅客出行需求,适时启动西安—华山城际铁路方案研究等工作。
  2.支持区域产业布局和发展新兴产业。目前,关天经济区、陕甘宁革命老区和陕晋豫黄河金三角等区域规划已经实现了对渭南的叠加覆盖,我委将会同渭南市,抓住机遇,明确重点,编制好承接产业转移规划,支持渭南发展资源深加工产业、航空物流、钼合金材料、文化旅游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抓紧做好项目策划论证,对符合国家产业调整政策的项目积极予以支持。
  3.支持渭南市重点板块发展。一是在继续落实已经出台的扶持政策的基础上,重点抓好深陕新兴产业示范园区,围绕通用航空、现代农业、现代服务等领域,协调吸引龙头企业入驻。二是支持韩城用好计划单列的政策优势,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三是支持国家级渭南高新区、卤阳湖和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可以考虑推动卤阳湖在发展中与新加坡合作,借鉴天津“中新生态城”建设模式,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城区样板。
  最后,恳请您继续关心和支持陕西东大门建设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3年4月23日

(联系人:魏群,电话:87291459)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