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发改办函〔2014〕186号
惠曙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低空经济的提案》(第204号)收悉。您的建议与当前低空改革和临空经济发展的形势很贴近,感谢您对陕西交通事业的关心和支持,现答复如下: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低空开放政策的推出,低空经济越来越引起相关省份的关注。阎良是全国最大的集飞机研究设计、生产制造、强度检测、试飞鉴定、航空教学五位一体的“航空城”,中航工业的多家企业在这里驻扎,航空人才丰富,航空工业实力强大。您提出的打造航空制造业基地、延长产业链条、发展低空经济等,在阎良发展都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我省成立的阎良航空基地升级为国家级陕西航空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全国唯一以航空为特色的经济技术开发区。
针对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我委会同阎良航空基地商定了“以试点带飞行、以飞行带市场、以市场带产业”的通航产业发展思路,先期开展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启动了省内通用航空机场建设。2008年建成了蒲城通用机场,设立了通用航空产业园,举办了3届国际通用航空大会。近期,我们正在新布局规划一批通航机场,阎良航空基地也开展西安南郊通用航空机场前期工作。二是推进陕西低空域改革试点。2011年国务院低空改革为通航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陕西是国家确定第二批低空试点省份,但国家层面低空开放试点进展缓慢,为尽快取得成效,促进陕西通航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我委主动协调军方和民航空域管理部门、通航行业管理部门,尝试打开陕西低空飞行通道,理顺飞行申报机制,取得了初步成效。三是形成了航空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阎良航空基地已初步集聚了陕西本土化的航空相关科研、培训、通航运营企业,逐步开展通航业务,随着通航市场的进一步活跃将继续发展壮大。
下一步,我们打算将会同阎良航空基地、省、市相关部门,继续加大对通用航空领域的指导支持力度,组织编制通航产业规划,借助阎良的航空制造基础和优势,引领通航制造业在陕西落户,发展相关维修、服务、培训等产业链,使通航产业和低空经济成为全省经济结构调整新的增长点。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4年4月21日
(联系人:马莉,电话:029-87293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