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04月08日 星期二
对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76号建议的答复函
对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76号建议的答复函
来源: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5-05-30

陕发改办复〔2015〕75号

 

高振东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陕北能源综合利用研究院的建议》(第276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省能源产业按照“三个转化”战略,积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引领产业发展。建设了煤制化学品、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利用、醇醚及生物质能源、能源化工过程减排与资源化利用、煤层气抽采利用等5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其中煤制化学品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为国家级。在加大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同时,也积极推进重点企业建立创新研发机构,确定省财政科技资金的60%用于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开展了省属国有企业研发投入量化考核试点,积极建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考核报送制度,加大以大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在资源转化、综合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

    但是从实施国家能源“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科技对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经济增长的贡献看,还有很大差距,把创新理念渗透到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从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建设高端能化基地已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

    去年,就在陕北设立专门的能源研究院,我省已做了一定的前期工作,将由西安交大、榆林市政府和省发改委发起,联合陕煤集团、延长集团、陕西能源集团、陕西有色集团、榆林能源集团和榆林学院,共同出资组建榆林能源研究院。榆林市政府已确定每年安排3000万元,作为研究院科技项目研发和推广费用,其他成员单位出资问题正在协商。

    榆林能源研究院将依托西安交大的科研优势,实行政府主管、市校共建,打造区域创新创业产业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运转上将紧紧抓住企业需求导向,即研究院面向企业征集技术需求→理事会统筹研发攻关方向→技术委员会遴选创新团队→研究院集聚研发力量攻关→对接企业中试→进行工业化、标准化方案完善→产业化应用。将着力从以下方面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一是围绕榆林市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存在的技术问题,在能源化工、水处理、新能源、新材料、机械装备制造等关键技术领域通过实施一批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解决产业转型发展中存在的科技问题。二是共同组建或与企业联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产业技术联盟等创新服务平台。三是按照“推广一批、实验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促进西安交大的科研成果优先在榆林转化。四是充分发挥西安交大科教资源人才优势,与榆林学院联合开展科技、教育交流活动,在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方面取得实质性合作。

    我委将继续推动该能源研究院尽早成立,促进陕北能源产业创新发展。感谢您对我省能源产业发展的关心。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5年4月13日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