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发改办复〔2015〕79号
苏晓梅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建设渭河生态经济产业带的建议》(第253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对兴平经济发展的研究深入务实,向生态要发展、向生态要效益是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发展思路,建设生态经济产业带,紧密结合了兴平发展现状,符合未来发展方向。
兴平处在“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地带,农业基础和生态条件较好。十一五以来,省上提出关中率先发展、创新发展,并出台了多项发展政策,促进兴平现代农业迅速发展,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实力不断提升,培育了一批农业品牌。
今后,我委将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出发,支持兴平的渭河生态经济产业带建设。一是全省十三五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启动,我们将紧密结合建议内容,借鉴外省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生态经济等方面的经验,在提出我省十三五期间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目标、任务和措施等方面,充分考虑兴平在生态经济方面的资源禀赋、现有条件和发展需要等,并在十三五农村规划中予以体现。二是指导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陕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已经出台,并在兴平安排了建设任务,规划主要进行田块整治、土壤改良、灌排设施建设、田间道路整修、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体系建设、农田输配电设施配套和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我们将加强指导,协调相关厅局落实规划建设任务,推动兴平高标准农田建设进程,为兴平农业转型发展打好基础。三是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今后农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兴平发展的 “十里荷香”湿地公园、永乐生态农庄等集农村休闲旅游、服务业等功能于一体,符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求,契合建设生态经济产业带的需要,为兴平今后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样板和参考,我委将立足职能,加强政策引导,推动兴平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抓手,加强生态经济产业带建设。四是坚持项目带动,在新增粮食产能规划、渭河综合整治、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现代农业园区等项目安排中,加大对兴平的倾斜支持力度。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注与支持,欢迎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5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