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发改办复〔2015〕213号
牛晓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支持陕南地区建立省级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议》(第220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陕南地区自然环境优美、气候温和湿润,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地和保护区,负有保护青山绿水的责任,也是我省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三大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稳增长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您提出的“进一步支持陕南地区建立省级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议很好,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推进工作。
一是深入开展南水北调工作,加强与天津市产业对接协作。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等国家级规划为依据,积极与天津市对接对口协作工作,落实《天津市对口协作丹江口库区上游地区工作实施方案》和《天津市对口协作丹江口上游地区工作规划》,把天津资金、信息、技术、市场等优势,与陕南的各种资源优势结合起来,推动陕南产业快速提升、农民快速增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同时,支持天津各类园区和企业(集团)采取多种形式在陕南探索共建产业园区,引导天津企业到陕南投资兴业,推动天津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等产业向陕南转移或建立原材料生产加工基地。目前,与天津市对口协作的第一批项目已经双方确定,我们将继续跟进相关工作进展,确保资金的及时拨付和有效使用。
二是大力支持陕南园区建设,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条件。2011年以来,我委以汉中、安康、商洛三市的汉中盆地、月河川道、商丹谷地三大循环经济核心聚集区为支持重点,安排陕南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标准厂房建设项目共计88个,扶持资金52820万元。目前,三大循环经济核心聚集区初具规模,三市各类产业园区发展到36个,各县区都有了像样的园区。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重点支持陕南循环产业聚集区路网、管网、标准厂房(创业孵化器)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陕南三市以园区为载体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项目。同时,直接支持投资规模大、带动辐射能力强的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项目,特别对引进的世界、国内500强企业和省内国有大型企业投资的产业类项目予以优先支持,对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配套产业类项目予以重点扶持。
三是加强陕南与关中、陕北合作,促进三大区域协调发展。三大区域各有比较优势,具备产业联动和合作的潜力和空间,鼓励陕南与关中、陕北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加快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借助外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提质增效。支持陕南企业借力关中科技资源优势,开展各种形式的技术创新,大力推广普及先进实用技术,使陕南循环发展真正纳入依靠创新驱动和科技支撑的轨道上。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全省“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及陕南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做好陕南“十三五”发展及省“十三五”重点专项规划——《陕南循环绿色发展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工作,协调将建设全省重点产业配套示范区相关政策、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纳入全省“十三五”规划和陕南专项规划统筹推进实施。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注与支持,欢迎继续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5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