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省十一届政协三次会议第456号提案答复的函
关于省十一届政协三次会议第456号提案答复的函
来源: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5-05-30

陕发改办复〔2015〕229号

 

张华俊委员:

    《关于加快丝绸之路新起点建设的建议》(第456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改变了西部对外开放格局,使陕西成为向西开放的前沿位置和重要节点。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专题研究,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战略定位,各级各部门积极响应,狠抓落实,方案确定的40项重点任务总体进展顺利,工作推进卓有成效。

    2014年,我省加大了组织协调力度,强化了与国家各部委的沟通联系,省政府领导多次带队赴国家相关部委衔接汇报《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重点工作实施方案》,争取将我省相关诉求纳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设立陕西(西安)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由贸易园区的请示》,国务院已批转商务部会同有关部委研究办理;“丝绸之路经济带”网站已正式开通运维;《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域地图集》现已在西安出版。加强了与沿线国家地区的友好往来,与丝路沿线9个国家共同发布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安宣言》,形成了沿线国家共同推进的共识;在哈萨克斯坦举办了“陕西经贸洽谈活动”,开通“丝绸之路(陆路)沿线国家国情展”;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相关州建立了友好省州关系。加快构筑了向西开放大通道,加快“陆空数字”三条丝绸之路建设,开通长安号货运班列并实现了常态化运营,已运行47列,累计发运出口货物5.6万吨;西安国际港务区与哈萨克斯坦国家铁路公司达成合作协议,西安成为中国至中亚国际货运集散地;开通了西安至莫斯科、巴黎等4条国际航线,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口岸获批“72小时过境免签”,西安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连点开通运行,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安港”纳入“中国港口代码体系”,西安海关成为全国优先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园区创新制度的3个试点之一。

    2015年,我省将按照打造“一带一路”交通、物流、科教、文化和金融合作中心的总体目标,积极协同相关部门,争取国家相关部委支持,加紧推进落实相关重点工作。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完善陆港功能,加快空港建设;积极开通更多国际航线;完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加强向西与沿海港口的合作。密切人文交流合作,积极与文化部对接,争取在海外有关国家设立由我省承办的“中国文化中心”,组建陕西省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贸易中心;依托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加强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及省份合作,共同开展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工作;继续推动我省与丝路沿线国家有关省州市建立友好关系,依托中亚东干协会及沿线各国民间社团组织,不断扩大民间友好往来。加强科技教育合作,以省内设立的丝绸之路研究院、中亚学院等相关机构为依托,开展人力资源开发培训和留学生教育。支持高校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高校在人才培养、师生互换、合作科研等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深化经贸领域合作,组织企业“走出去”,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在境外设立产业园区和物流园,建设一批示范项目;加强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能源战略合作,争取国家在西安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储备基地;优化整合驻外商贸机构,联合在中亚重点国家设立驻外代表机构,为我省企业与中亚地区的交流合作提供服务和支持。搭建对外开放平台,加快推动丝绸之路语言服务平台建设。

    同时,您的其他建议,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研究讨论后,根据可行性和紧迫性,分步推进实施。

    欢迎多联系、多提宝贵意见。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5年4月10日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