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对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63号建议的答复函
对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63号建议的答复函
来源: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6-06-02

陕发改办复〔2016〕116号

辛耀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将神木、府谷两县确定为秦晋蒙接壤区煤基多联产基地的建议》(第163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陕西省特别是陕北地区属鄂尔多斯盆地能源资源富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比较丰富,具有储量较大、品质优良、种类齐全等特点。为了最大限度发挥资源优势,发展地方经济,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包括榆林、延安两市在内的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并在2003年召开了第一次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座谈会,明确提出了“三个转化”的发展战略(煤向电、煤电向载能工业品、煤油气盐向化工产品转化),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指明了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多年来,在包括神木、府谷等能源大县在内的榆林、延安两市的共同发展和努力探索下,我省煤炭加工产业走出了独具特色的陕西道路。目前我省已基本形成煤-甲醇、煤-甲醇-醋酸、煤-合成氨-尿素、煤-甲醇-烯烃(芳烃)-烯烃(芳烃)下游产业链、煤油气综合利用-化工产品、煤-低温费托合成-制油、煤炭分质梯级利用、煤-煤焦油-油品、煤-甲醇-精细化学品等多产业链条,煤炭加工转化产业已成为陕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十三五”期间,我省将继续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理念,高水平建设陕北能源化工基地,走高效率、低排放、清洁加工转化利用的现代煤化工发展道路,推动我省现代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发展。

    目前,国家对于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发展仍保持谨慎发展的态度,要求稳妥推进现代煤化工产业化示范和升级示范。按照装置大型化、产业园区化、产品多元化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统筹考虑环境容量、水资源供给、节能减排潜力等因素,在煤炭和水资源等条件较好的地区,有序开展煤制烯烃、芳烃等现代煤化工级示范,探索清洁高效的现代煤化工发展新途径。同时正在考虑规划布局一批国家级的煤化工产业基地,我省正在积极争取将陕北榆林作为一个整体纳入国家煤化工产业基地,并力争将我省“十三五”规划的一批项目列入国家相关规划。关于确立秦晋蒙接壤区煤基多联产基地的事宜,由于涉及跨省区事宜,一方面我委会积极向国家相关部委进行呼吁和争取,另一方面希望地方政府能积极主动的做好与周边地区的沟通协调,共同做好国家层面的相关工作。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6年4月29日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