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对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第613号建议的答复函
对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第613号建议的答复函
来源: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6-06-04

陕发改办复〔2016〕17号

尊敬的刘冲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对资源枯竭型转型重点县资金项目支持力度的建议》(第613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资源枯竭型城市曾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付出了较大牺牲。近年来,为促进铜川等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国家在政策、项目、资金及人力等方面采取了系列倾斜措施。省政府也相应给予了配套支持,出台了《关于促进铜川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和《铜川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规划》。七年来,中、省累计下达铜川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财政转移支付资金20.2亿元,重点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及生态治理、社会事业发展项目及社会保障、产业发展和化解债务。另外国家还下达铜川市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资金3.2亿元,支持资源型城市吸纳就业、资源综合利用、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和多元化产业体系培育及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重点工程。为积极争取国家延长对铜川转型发展的支持,去年4月,我委全力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开展专题调研,积极指导铜川开展转型发展评估,并上报调研和评估报告。去年7月至今,我委先后向国家争取六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和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专项建设基金,前五批累计争取22.7亿元,重点支持了印台等重点采空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避险安置、接续替代产业发展平台、重大地质灾害隐患治理、生态修复与环境整治等项目建设。我委在编制省“十三五”重大工程及项目时,也专门列入了部分资源转型重点区县的接续替代产业项目,如铜川煤矿采空区光伏电站、玉华宫风景名胜区开发建设工程等。

    关于“省政府设立资源枯竭转型重点县发展基金”的建议。根据国务院通知精神,省上财政政策总的趋势是整合各类专项建设资金,统筹安排,集中财力优先保证民生支出以及中省重大决策部署的资金需求。继去年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的实施方案》后,今年省委省政府两办又印发了《关于省级全面实施零基预算改革的意见》。在这种情况下,建议省政府专项设立资源枯竭转型重点县发展基金的难度较大。鉴于此,我委将重点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专项建设基金支持,进一步加大资源枯竭型县区的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增强资源枯竭型县区内生发展动力;二是根据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实际,在谋划和安排全省基建项目时尽量予以倾斜;三是指导有关市县加强项目谋划工作,扎实做好前期储备。

    关于“采取全额拨付或适当降低资源枯竭转型重点县项目地方配套比例”的建议。近两年,国家和我省的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财政收入明显下降,而扶贫帮困等民生支出普遍上升,所以现阶段中省在安排项目时采取全额拨付的方式困难较大,仍需各级地方政府适当承担部分配套资金。但对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资源枯竭地区,已经降低了地方配套比例,中省也在积极探索更多的筹融资方式,以帮助困难地区、困难企业解决资金难问题,比如去年开始由发改委联合国开行/农发行实施的专项建设基金等。下一步,我委将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资源枯竭型地区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倾斜支持力度,以帮助县域工业集中区和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同时将视不同项目、不同发展情况,进一步降低对特殊困难地区的项目配套比例。

    最后,感谢您提出的宝贵建议,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我委工作!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6年4月29日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