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对省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第519号建议的答复函
对省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第519号建议的答复函
来源: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7-06-01

陕发改办复〔2017〕83号

 

陈晖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对汉江及重要支流沿岸各镇两场建设项目支持力度的建议》(第519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陕南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丹江口水库70%的水量来源于汉丹江,为保障南水北调中线供水,保护汉江水质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近些年,安康市为汉江水质保护工作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汉江水质逐年改善,出省断面常年稳定达标,成绩显著。下面按照我委工作职责对您的建议进行答复:

    关于“将汉江及重要支流沿岸各集镇两场(厂)建设在2017年底前统一纳入计划盘子,并尽快组织实施,以实现两场(厂)全覆盖”。

    “十二五”期间,我省陕南南水北调水源地积极建设市、县级两场(厂),目前,市县已基本全覆盖。“十三五”期间我委将重点支持沿江镇级两场(厂)建设。2013、2014年我省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中央预算内资金已支持26个镇级两场(厂)建设项目。同时,我委积极配合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编制《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三五”规划》,并邀请专家对各市项目进行了梳理,已将我省多数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集镇列入“十三五”项目库中。另外,我委也将多数镇级两场(厂)项目纳入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十三五”建设规划项目库和津陕对口协作“十三五”项目库,从多渠道争取资金支持汉丹江沿线镇级两场(厂)项目建设。由于沿江建制镇数量多,“十三五”的建设任务量大而且艰巨。并且镇级人口居住分散且规模较小,建设和运营成本都相对较高,资金需求量大,建设和运营模式与市县级存在差异。针对这种情况,2016年10月我委对市、县南水北调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也多次在市、县考察调研会议上强调镇级两场(厂)建设模式和技术工艺应有别于市县,建议采取分散化、一体化工艺,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有条件的县应考虑将多个镇级两场(厂)项目打包,推广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投资。

    下一步,我委将对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建设模式的镇级两场(厂)进行推广,召开现场观摩会,并拟于今年再召开一次培训会,邀请相关专家,介绍当前先进的技术和经验,进一步推进镇级两场(厂)建设。同时,我们将在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中央预算内投资和津陕对口协作资金等渠道加大对镇级两场(厂)的支持力度。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7年5月18日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