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发改办复〔2017〕144号
尚鹏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全方位构建扶持体系 深化全省“双创”事业发展的建议》(第243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各项决策部署,立足建设创新型省份实际,全面推进双创工作,加快推动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2016年,我省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全省双创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随后相继下发《陕西省支持众创空间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陕西“众创空间”孵化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鼓励支持省内大型骨干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为主体的众创空间建设,并提出依托省内高新区,建立高水平双创基地。目前,省级众创空间已达56家,国家级众创空间45家、省级星创天地23家,主要分布在各高新区开发区。
2016年5月,西咸新区获批成为全国首批17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区域示范基地之一,承担了新型城镇化、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等多个国家试点任务,现已成为我省新的创业创新要素集聚区。
围绕发挥集聚效应,提供专业化服务,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下一步我们的工作重点:一是继续完善公共服务平台、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创业基地、产业园区等多层次、全体系的创业创新载体和空间,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空间环境。二是从产业入手,鼓励相同领域众创空间的合作互联,促进资源整合,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创新创业链。依托园区产业优势,围绕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等我省具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吸引和聚集科技人才开展特色创新创业。三是充分发挥我省科教资源优势,积极整合各类孵化平台、金融机构、中介机构、以及高校、院所、企业等创业创新资源,构建涵盖多领域的专家资源平台,形成信息共享、资源互补、合作共赢的服务生态体系。四是细化完善配套政策,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积极落实税费减免补贴等优惠政策;搭建投融资对接平台,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融资保障体系。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7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