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对省十一届政协五次会议第357号提案的答复函
对省十一届政协五次会议第357号提案的答复函
来源: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7-05-31

陕发改办复〔2017〕160号

 

陈永慧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我省供给侧改革的建议》(第357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关心与支持,并就供给侧改革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供给侧改革作为国家战略部署,对促进我省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委对提案中有关建议做了认真研究,并积极采纳吸收,着力推进全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成效

    按照中央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及时制定《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并陆续出台“三去一降一补”五个专项行动计划,形成“1+5”政策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项重点工作有力有序开展。今年以来,全省上下把振兴实体经济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进一步去除无效供给,打通供求渠道,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努力实现新常态下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一季度经济发展实现“开门红”。一是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完善PPP项目库,用好用实中省资金专项基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5%,较上年同期加快2.7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逐步回暖,增长8.4%,同比加快16.2个百分点。二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能源高端化发展,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1%,其中能源工业增速由2016年底的负0.7%转为正5.8%,非能源工业增长8%。服务业增速同比加快1.2个百分点,农业增加值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三是积极扩大对外开放。持续抓好“一带一路”五大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外贸进出口增长28.9%,较上年同期加快21.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42.9%。四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引导企业创新发展,大用户直供电自主协商成交97.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4.28%,集中竞价成交21.2亿千瓦时。企业贷款平均利率较上年下降0.64个百分点,小微企业新增贷款占各项新增贷款比重达到26.5%,创近三年来新高。五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快推进交通、水利、电力外送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施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稳运行平稳。新登记市场主体同比增长57.4%,其中,新登记私营企业增长44.7%。72家规下工业企业升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聚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围绕“追赶超越”目标,继续将您提出的宝贵建议,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进一步推动供给侧改革,努力实现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一是着力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加快中省预算内投资实施进度,确保中央投资项目10月底前全部开工、省级投资计划上半年全部下达。深入落实省级领导包抓项目制度,扎实开展2017追赶超越重点项目建设年活动。加快推进引汉济渭、东庄水库、斗门水库、渼陂湖生态修复等重大项目建设。制定全省PPP项目三年行动计划,完善全省传统基础设施PPP项目库,上半年开展1次省级PPP项目推介活动、10场以上PPP培训活动。

    二是着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贯彻全省工业促投资稳增长推进会议精神,落实工业稳增长21条措施、“中国制造2025”陕西实施意见,举办中国西部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等50场促销活动。培育发展文化旅游、休闲娱乐、体育健身、医养结合等消费业态,加快实施“互联网+流通”计划。继续推进地方金融机构设立,加快推进民营银行等金融机构批筹工作。加快推进宝鸡岐山周文化等文旅融合项目建设,支持西咸新区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新筑铁路物流基地建设,加快乾陵等景区创建5A级景区步伐。加快省级农业园区建设,推进粮果畜菜茶五大产业转型升级。落实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意见,推动大荔、蓝田、榆阳开展“百县千乡万村”试点示范。

    三是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努力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全面改革开放试验田、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重要支点。办好2017丝博会暨第21届西洽会、世博会陕西能源展等活动。力争设立产业海外发展基金,建立外派劳务平台,加快建设3个境外经贸合作园区,鼓励省内企业“走出去”。跟踪落实赴澳大利亚、柬埔寨、马来西亚访问期间达成的合作项目。

    四是推动企业提质增效。加快省属42户企业“一企一策”改革,做强做优做大骨干企业。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制定完善保护产权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实施意见,启动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深化军民、部省、央地三个融合,支持“四主体一联合”新型校企研发中心建设,积极推动“一院一所”模式向高校、企业延伸,支持西安光机所建立先导产业研究院,加快组建陕西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用好军民融合产业基金,建设国家军民融合知识产权协同运用示范基地,组建10个军民融合产业联盟,培育一批“民参军”“军转民”企业。

    五是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开工建设西安咸阳机场东联络道、西安到韩城城际铁路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加大兰炭、电力外送力度,争取协议电量,建设电力交易平台,继续扩大直供电规模。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施“多证合一”综合审批服务运行模式,建立“一口受理、并联审批”工作机制,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构建与负面清单管理方式相适应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再取消、下放、调整一批“含金量”高的审批事项,加快推进全省“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改革,开展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等工作。全面持续整顿市场秩序,改善营商环境。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7年5月12日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