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发改办复〔2017〕173号
中国民主同盟陕西省委员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加快我省能源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第18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正如提案所提到的,我省能源化工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是迈向高端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十三五”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我省能源化工产业发展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经过多年发展,我省持续实施“三个转化”战略和“大企业引领、大项目支撑、园区化承载、集群化发展”模式,加快高水平产能建设,加快资源综合利用和深度转化,强化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能源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2016年,全省一次能源产量约4.73亿吨标煤。一是一次能源开发清洁高效。原煤产量5.12亿吨,采煤机械化率90%,120万吨以上矿井占总产能的70%以上。煤炭洗选比例达到60%,煤矸石、煤泥实现综合利用。原油产量3502万吨,天然气412亿立方米,油泥得到充分利用,并积极推广油井注水回用。非常规油气开发取得新进展,按照循环经济理念推进油页岩开发,已完成实验室小试。二是深度转化持续推进。30万千瓦以上火电装机占比达到80%以上。“西电东送”基地,全部按照单机60万千瓦以上、煤电一体化模式设计,发电效率、污染物排放水平国内一流。关中地区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主要污染物排放达到或低于天然气燃机排放限值,陕南、陕北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部分完成。全省规划了十大能化园区,建成了100万吨煤制油、延长靖边煤制烯烃等一批重大转化项目,煤炭分质利用、煤油共炼、煤制芳烃等技术工业化试验成功,资源深度转化技术储备充足、路径进一步拓宽,产业链不断延长。着力打造榆林、延安两个千万吨炼化基地,提高炼油和下游化工产品生产水平。三是可再生能源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1100万千瓦,风电单机功率达到3000千瓦,光伏发电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2%,均为国内先进水平。四是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实现了县级以上城市天然气全覆盖、行政村电网全覆盖。在西部地区率先推行车用汽柴油国Ⅴ标准。无干扰地热供热面积达到800万平方米。一次能源消费总量1.21亿吨标煤,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1%。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6588吨标煤/万元。
二、转型升级迈向高端化全面落实进了我省能源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2016年12月13日,国家能源局以国能规划〔2016〕361号文批复了我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为国内首批批复的省级规划之一。经过修改完善,今年3月,经省政府同意,我委以陕发改能源〔2017〕389号文印发。《规划》明确,“十三五”我省能源化工产业将按照省委、省政府“三个转化、三个深化、三个围绕”的战略布局,以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围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资源附加值”两条主线,推动“陕北高端、关中挖潜、陕南绿色”的能源区域协调和关联产业协同发展,打造“高端、高效、绿色、特色”的陕西能源产业升级版。
总体布局。以提升“十大基地”、“十大园区”建设水平、加快实施“十大工程”为抓手,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推进与关联产业协同发展。
1. 优化区域布局
陕北,坚持高端化、国际化、可持续发展原则,有序推进大型煤炭基地、“西电东送”煤电基地、煤炭清洁转化示范基地、新能源基地、千万吨油炼化基地、5000万吨油气当量产能基地建设,优化提升榆神工业区、榆横工业区等七大园区建设水平,打造能源化工全产业链,再造一个“陕北能源化工基地”。
关中,坚持能源化工及相关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稳步推进彬长、永陇矿区高效开发和渭北老矿区转型发展,加强油气勘探开发,加强分布式光伏、低风速风电和其他新能源开发,重点建设彬长煤电基地,统筹推进宝鸡长青工业园区、彬长煤化工园区、渭南煤化工园区,增强能源接续能力。瞄准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需求,做大做强能源装备制造业,加强能源丝绸之路经济带互联互通建设,重点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金融、贸易、装备制造、技术服务中心。
陕南,坚持绿色能源开发总基调,全面完成汉江干流七级水电站开发,建成镇安抽水蓄能电站,积极开发镇巴天然气,适时建设火电电源支撑点,稳妥推进低风速风电开发、光伏扶贫、生物质制油、地热能利用、氢能、储能等新能源项目,加大石煤矿山淘汰力度,加强与关中电网、天然气管网联通,逐步实现能源总量自给,全面提高能源保障水平。
2. 产业结构优化
以绿色开发、集约化发展推进“优煤”。以提高采收率、常规和非常规资源开发并重实施“稳油扩气”。坚持水、风、光及新兴产业并举,分散式与集中式并重,规模扩张与降低成本齐抓,实现“促新”。加快推进煤向电、煤电向载能工业、煤油气盐向化工转化,努力构建完整的能源化工产业链,实现“深转化”。做强“电力外送、新能源、煤炭深度转化”三个增长点,着力提升资源开发技术水平,着力加快向产业中高端转移。
依托能源化工产业发展,加快培育能源装备制造、金融、贸易、技术服务等相关产业,做大做强产业集群,促进能源产业与关联产业协同发展,以做大能源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以相关产业发展促进能源产业做强,立足面向能源丝绸之路经济带,把陕西建设成为“能源产业示范、能源装备制造、能源技术服务、能源金融、能源贸易”五个中心。
规划到2020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1.39亿吨标煤左右,全社会用电量1650亿千瓦时左右,煤炭消费比重下降到70%以内,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6%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五年累计下降15%。
《规划》提出了八项重点任务:一是构建高效清洁能源利用体系。二是稳步推进煤油气绿色高效开发。三是促进可再生能源加快发展。四是积极推进能源资源深度转化。五是提高能源安全保障水平。六是推进能源技术创新。七是推动能源体制改革试点。八是深化能源对外合作。
目前,《规划》正在有序推进、深入实施。
感谢您对我省能源产业发展的关心。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7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