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对省十一届政协五次会议第169号提案的答复函
对省十一届政协五次会议第169号提案的答复函
来源: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7-06-01

陕发改办复〔2017〕196号

 

吕桦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陕西实施PPP模式的建议》(第169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从国家到地方掀起了学习、研究、推广PPP的新热潮。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决策部署,我委把推广PPP模式、推进PPP项目作为促投资、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主动创新开展工作,加强政策学习和宣传推广,加快制度设计和能力建设,有力有序推进PPP项目实施及相关工作。

    一、进展情况

    (一)注重顶层设计,建立健全机制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5〕42号)精神和相关政策制度,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实施意见》(陕政办发〔2015〕81号),我委制定了《陕西省传统基础设施领域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工作导则》(陕发改投资〔2016〕1531号),以促进全省各级政府进一步重视PPP工作,加大力度在全省公共服务领域规范推进PPP模式,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活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陕西金融控股集团(专门成立了陕西PPP服务中心),为全省PPP项目提供技术支撑、服务保障和融资平台。

    (二)强化工作抓手,凝聚全省共识

    我省坚持从体制、机制和管理方式的创新等方面全力推动PPP模式,力求转变全省各级各部门、各类企业和社会公众的传统观念。积极利用各类文件、会议培训等渠道宣传PPP先进理念。去年8月,省委印发我委代拟的《陕西省扩大有效投资考核奖惩办法(试行)》(陕发〔2016〕18号),提出将PPP项目实施情况纳入全省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以及各市(区)年度任务目标。同时,按照《陕西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前期工作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陕发改投资〔2015〕1688号),优选条件成熟、前期工作较快的PPP项目,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和省级预算内投资给予一次性不超过前期工作费用60%的补助资金。2015年和2016年,我省分别安排PPP项目前期费1000万元和1600万元,并争取国家下达我省PPP前期费1690万元,支持项目单位完善实施方案等前期工作。

    (三)严格筛选项目,完善项目管理

    我省先后3次组织开展PPP项目申报工作,按照PPP模式的适用领域和要求筛选项目,编制PPP项目计划,并广泛征求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意见。进一步完善全省PPP项目库,制定印发了《陕西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库管理暂行办法》(陕发改投资〔2015〕1430号)。我省向国家申报的延安市、韩城市纳入全国重大市政工程领域PPP创新工作重点城市,麟游县纳入国家的推广PPP模式成效明显县,并将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在项目申报、筛选、审核过程中,我们坚持突出重点、存量项目转化优先,化解政府债务压力,对投资规模相对较大、前期工作相对较快、建设条件相对成熟的项目纳入全省PPP项目库进行统一管理、统筹推进。截至去年底,进入基础库储备的项目1126个,总投资10183.5亿元,涉及交通设施、水利设施、市政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领域。 

    (四)搭建推介平台,扩大项目影响

    为搭建与省内外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的良好交流对接平台,广泛吸引国内外各类企业参与我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项目建设运营,2015年5月,我委举办了首次陕西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示范项目推介会,在全省PPP项目库基础上筛选了60个符合产业政策、发展规划、投资规模相对较大、前期工作相对成熟的项目,并通过新闻媒体以及门户网站,集中向社会发布,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去年9月28日,在全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上,为鼓励民营资本积极参与PPP项目建设,我们有针对性地筛选出了100个投资规模较大、前期条件相对成熟、收益机制基本确定的PPP项目进行了集中推介,估算总投资1081.7亿元。截止目前,全省进入意向库的项目178个,总投资1690.3亿元;进入执行库的项目27个,总投资227.4亿元;已签约落地项目20余个,7个项目进入采购阶段。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下一阶段,我委将以贯彻落实国家投融资改革意见和传统基础设施PPP工作通知为契机,主动创新做好全省PPP各项工作。

    (一)抓紧政策制定,理顺管理机制

    按照《国家发改委关于印发传统基础设施领域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工作导则的通知》(发改投资〔2016〕2231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加强研究,紧盯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找准着力点,选好突破口,抓紧制定我省的工作导则。进一步优化我省PPP工作顶层设计,推动建立省级PPP项目推动联席会议制度,建立PPP项目联审机制,出台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推广PPP模式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积极向当地政府提出建议,拿出方案,依据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能分工,明确各部门责任,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协作、密切配合的工作局面。特别是在PPP的目标任务、规范落地、探索创新、跟踪评价、机制保障等方面抓紧抓实抓到位。

    (二)加大工作力度,拓宽融资渠道

    通过采取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贷款贴息、基金以及政府投资股权少分红、不分红等多种方式,大力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的PPP项目。继续支持民营企业项目实施,提高民间资本投资回报。依托投资项目在线监管平台建立全省统一的PPP项目库,滚动实施年度重点PPP项目推进计划,加大省级预算内基建资金支持PPP项目实施的安排力度。加强与开发性金融机构的沟通合作,及时共享项目信息,协调解决PPP项目融资和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社会资本融资工作顺利推进创造条件。充分利用省级再担保公司的担保平台,为部分PPP项目提供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服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展对金融机构支持PPP项目融资的贷款贴息工作。

    (三)加强培训宣传,健全服务体系

    继续举办全省PPP专题培训,邀请国内PPP研究与实践领域的专家授课,解读PPP相关政策,普及PPP有关知识和操作业务。进一步加强对各市县的PPP培训,依托省金控集团、省工程咨询中心等专业咨询机构赴市(县)开展常态化培训,促进基层同志深入了解、全面掌握、熟练运用PPP模式。不断充实我委门户网站PPP专栏,及时汇总公开中省出台的PPP有关文件。分行业、分领域精准向社会公开推介1-2批PPP示范项目,策划举行1次PPP高峰论坛,并会同省级有关部门、各市县继续加强PPP项目储备工作,进一步完善全省PPP项目库。对各地区、各部门拟采取PPP模式的项目强化筛选和评估程序,对投资规模相对较大、前期工作相对较快、建设条件相对成熟的项目统一纳入全省PPP项目库进行管理、统筹推进。建立省级层面的分类PPP咨询机构信息数据库,解决市县在推进PPP工作中咨询机构无从选择、专业性不强等问题。鼓励规模大、专业性强和综合评价高的中介服务机构在我省设立分支机构,充分培育中介服务机构,避免供给不足情况下的价格畸形。

    (四)规范项目实施,加快示范落地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重大市政工程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创新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16〕2068号)和国务院拟表扬的推广PPP模式成效明显市县名单有关精神,我委将加强对延安市、韩城市2个国家重大市政工程领域PPP创新工作重点城市和全国推广PPP模式成效明显县麟游县的业务指导,加强中省投资支持,协助2市1县选择推进有关PPP项目,明确方案设计、评估测算、项目采购等程序,严格规范操作,抓住难点重点环节,清除各方阻力,确保按时推进。通过总结经验、树立典型,为全省推进PPP项目、促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提供示范。同时,我委也将积极与国家沟通衔接,争取我省项目能够首批纳入国家拟进行资产证券化的传统基础设施领域PPP项目名单。

    再次感谢您对我省投资机制创新工作的关心与深入思考和宝贵建议!关于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吸收、研究并转化为具体的政策措施,同时也诚挚期待您继续建言献策,为改进政府投资安排方式、完善投资政策发挥重要作用。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7年3月23日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