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发改办复〔2017〕197号
孙守增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降低营商成本形成我省投资洼地的建议》(第250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营商环境是地方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面,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区域竞争日益激烈,打造营商成本洼地是吸引资本流入、实现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保障。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优化工作,娄勤俭书记在省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上指出,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加大力度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着力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在建议中,您提出在营商外部成本方面,我省存在基础设施不配套、城镇土地使用税偏高、商业机密保护不够、未平衡好征地农民权益、融资难融资贵等5个具体问题,结合去年以来我委开展的一系列调研,我委认为这些问题确实是造成我省营商成本偏高的主要因素。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您在建议中也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宝贵意见,我委将认真学习,并吸收采纳到政策制定和业务工作中去。下一阶段,为进一步降低营商成本、优化我省投资环境,我委将积极协调推进以下5项工作:
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5大行动方案,纵深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全面提升投资项目审批效率。二是畅通融资渠道。扩大直接融资规模,研究加大对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和发行债券的奖励力度。强化产业投资基金绩效评估,推动基金市场化、规范化运作。严格落实“三个不低于”要求,对暂时困难但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不得抽贷、压贷、断贷。三是降低投资项目建设运营成本。协调督促有关市(区),在综合考虑财政承受力基础上,研究适当降低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标准;对列入国家产业指导目录鼓励类的工业项目以及新经济、新业态项目,减免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并研究进一步调减收费标准。四是理顺开发区管理体制。加快推动开发区与行政区“政区合一”,由市政府赋予高新区、工业区规划范围内的行政社会职能,提前开展土地收储,并完善道路、管网、电力等配套基础设施,确保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时真正拿到“熟地”。五是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研究依托第三方机构,对各市(区)投资环境进行评估。研究建立投资项目申诉机制,着力解决项目落地建设中的突出问题。针对政府违约和政策不落实等情况,及时开展督查。
感谢您对我省投资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7年4月11日